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公示公告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2022-04-12   来源: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

各相关单位: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经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省发布。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宗教中国化为主线,立足四川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针对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展开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撑。

二、课题管理和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为省级项目,面向全省公开申报,其管理和结项参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完成时间一年(从立项之日起),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本次申报项目类别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金额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每项资助金额2万元。

申报人须按照《申报指南》规定的课题方向选择申报,课题应充分反映四川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课题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保证申报质量。申报课题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要及时将最新、最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稿件1篇以上,以此作为结题要件。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省社科规划项目有关管理规定。

2.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含处级)行政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青年项目申请人和参与人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7年5月10日后出生)。

3.在研(2022年5月10日前未提交结项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

4.曾经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未满3年或撤项未满5年的不得申请。

项目责任单位须具备: 申请人所在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四、课题申报方式

本专项课题使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登录四川省社科规划管理系统(http://221.236.28.126/)进行申报。申报流程:①使用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如已注册直接使用已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②进入专项项目管理申报→③阅读上传申报文件说明→④下载申请书→⑤填写申请书并保存(可离线填写,填写完成后务必在申请书首页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a.在基本信息专项分类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b. 在基本信息申报指南编号中请严格按照《申报指南》中的序号填写,c.在初级审核单位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本人工作单位,如列表中没有本人工作单位请选择省规划办,d.本次申报不需填报活页)→⑥上传申请书(本次申报不需上传活页,上传后如需修改,请直接修改后在申报截止日期前点击“重传申请书”上传)→⑦打印申报书→⑧在封面右上角“项目编号”栏填写项目编号(项目编号请申请书上传成功后在管理系统“专项项目管理”-“申报管理”页面的“已申报项目列表”查看)。

各申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对申请书进行意识形态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到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个人直接申报不予受理。

报送材料包括:审查合格的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4份(含原件一份)。申请书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申请书封面“项目编号”请务必按照规范填写。

五、申报时间

本项目系统申报截止时间2022年5月10日17:00(申报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拒绝任何申报及修改),初级审核单位审核和报送材料截止时间2022年5月12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其他事项

申请人应按照《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或发表,擅自出版或发表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申请人有申报规定方面的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有技术问题可联系技术支持(电话:4008001636)。

我办不受理涉密项目申报。

联系人: 田晓宇

联系电话:028-89111897

通讯地址:成都市剑南大道南段1528号,四川社会科学馆17楼1701室

邮政编码:610200 

 

附件: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指南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室

2022年4月11日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通知

2022-04-12 04:19来源:省民族宗教委办公室

各相关单位:

《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经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研究决定,即日起在全省发布。现将项目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宗教中国化为主线,立足四川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针对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展开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智力支撑。

二、课题管理和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为省级项目,面向全省公开申报,其管理和结项参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完成时间一年(从立项之日起),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本次申报项目类别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金额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每项资助金额2万元。

申报人须按照《申报指南》规定的课题方向选择申报,课题应充分反映四川民族宗教工作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课题申报单位应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审核,保证申报质量。申报课题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组织专家评审后立项。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要及时将最新、最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报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要成果专报》稿件1篇以上,以此作为结题要件。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需具备以下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省社科规划项目有关管理规定。

2.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处级以上(含处级)行政职务,或已取得博士学位;青年项目申请人和参与人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7年5月10日后出生)。

3.在研(2022年5月10日前未提交结项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请。

4.曾经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未满3年或撤项未满5年的不得申请。

项目责任单位须具备: 申请人所在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四、课题申报方式

本专项课题使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人登录四川省社科规划管理系统(http://221.236.28.126/)进行申报。申报流程:①使用真实信息进行注册(如已注册直接使用已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②进入专项项目管理申报→③阅读上传申报文件说明→④下载申请书→⑤填写申请书并保存(可离线填写,填写完成后务必在申请书首页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a.在基本信息专项分类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b. 在基本信息申报指南编号中请严格按照《申报指南》中的序号填写,c.在初级审核单位下拉列表中请务必选择本人工作单位,如列表中没有本人工作单位请选择省规划办,d.本次申报不需填报活页)→⑥上传申请书(本次申报不需上传活页,上传后如需修改,请直接修改后在申报截止日期前点击“重传申请书”上传)→⑦打印申报书→⑧在封面右上角“项目编号”栏填写项目编号(项目编号请申请书上传成功后在管理系统“专项项目管理”-“申报管理”页面的“已申报项目列表”查看)。

各申报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对申请书进行意识形态审核并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后统一报送到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个人直接申报不予受理。

报送材料包括:审查合格的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4份(含原件一份)。申请书用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申请书封面“项目编号”请务必按照规范填写。

五、申报时间

本项目系统申报截止时间2022年5月10日17:00(申报截止后系统自动关闭,拒绝任何申报及修改),初级审核单位审核和报送材料截止时间2022年5月12日。逾期不予受理。

六、其他事项

申请人应按照《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申报课题须按照《申请书》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五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或发表,擅自出版或发表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申请人有申报规定方面的问题可咨询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有技术问题可联系技术支持(电话:4008001636)。

我办不受理涉密项目申报。

联系人: 田晓宇

联系电话:028-89111897

通讯地址:成都市剑南大道南段1528号,四川社会科学馆17楼1701室

邮政编码:610200 

 

附件: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课题申报指南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室

2022年4月11日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