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省委省政府信息
我省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规模到2025年超1.5万亿元
2021-10-07   来源:四川日报

五大任务

●提升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培育生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优化生物经济区域布局

●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日前正式出炉的《四川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全省生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物经济体系更加完善,生物经济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高地。

 什么是生物经济?《规划》定义: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并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模式及制度体系的新型经济形态,涉及医药、农业、林业、能源、化工、环保、材料及健康服务等领域。

 2020年,我省生物经济规模约1.24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4.7%,生物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但同时,我省生物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生物产业规模不大,生物技术原创性重大突破缺乏,生物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应用不充分,领军龙头企业偏少,生物技术与其他领域融合不够,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体系不完备,生物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提升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等。

 二是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包括优化升级生物农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医疗健康装备产业,培育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做优做强生物服务产业等。

 三是培育生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包括推动生物技术与制造业、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物技术惠民应用等。

 四是优化生物经济区域布局,包括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装备集聚发展,推进川南经济区生物酿造和现代农林集聚发展,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中药材和现代医药集聚发展,推进攀西经济区果蔬花卉和康养集聚发展,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民族药与高原特色农畜产品集聚发展等。

 五是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包括加强战略生物资源保护,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应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等。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我省出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规模到2025年超1.5万亿元

2021-10-07 09:32来源:四川日报

五大任务

●提升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培育生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

●优化生物经济区域布局

●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日前正式出炉的《四川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万亿元,全省生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物经济体系更加完善,生物经济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高地。

 什么是生物经济?《规划》定义: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普及应用为基础,围绕保护、开发、配置、使用生物资源并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形成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模式及制度体系的新型经济形态,涉及医药、农业、林业、能源、化工、环保、材料及健康服务等领域。

 2020年,我省生物经济规模约1.24万亿元,“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增长4.7%,生物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但同时,我省生物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生物产业规模不大,生物技术原创性重大突破缺乏,生物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产品成果转化应用不充分,领军龙头企业偏少,生物技术与其他领域融合不够,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体系不完备,生物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针对这些问题,《规划》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提升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等。

 二是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包括优化升级生物农业,发展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医疗健康装备产业,培育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环保产业,做优做强生物服务产业等。

 三是培育生物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包括推动生物技术与制造业、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生物技术惠民应用等。

 四是优化生物经济区域布局,包括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生物医药和医疗健康装备集聚发展,推进川南经济区生物酿造和现代农林集聚发展,推进川东北经济区中药材和现代医药集聚发展,推进攀西经济区果蔬花卉和康养集聚发展,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民族药与高原特色农畜产品集聚发展等。

 五是提升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包括加强战略生物资源保护,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应用,加强生物安全管理等。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