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搭桥促就业,构建服务新生态。搭建“线上智能匹配+线下精准服务”就业平台,通过AI为劳动者绘制技能、经验、职业倾向三维画像,精准发布岗位信息9700余条,促成就业意向4000余人次。线上推送问卷捕捉诉求,线下设24小时服务终端,定期开设热门工种培训,提供对接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实现“线上申请——驿站培训——就业推荐”一站式服务,今年来累计开展纺织、蚕桑养殖等业务技能培训36场次,增强各族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创新就业新模式,“灵活寻岗”惠民生。组织工会讲解员、人社指导员及企业招工员主动走上街头帮助劳动者匹配岗位,累计免费帮助233名求职者提供决策咨询、简历制作、职业规划、专业指导,实现就业服务从“固定场所”向“流动场景”延伸。建强“零工驿站”信息发布平台,划分灵活就业、特色产业、高精尖、重大项目四大区域,精准推送岗位1200余个,深受各族群众好评。
权益保障强根基,资源整合促发展。联合涵盖人社、法院、群团组织等20余家部门设立“就业权益保障岗”,构建“即时受理—快速调解—司法确认”响应链,拓展权益维护、创业扶持、技能提升等12项组合服务,累计化解劳动纠纷37起。根据县内企业用工需求,与本地职高、机电校深度合作,创办“订单班”3期,定向输送人才553名。敏锐把握企业生产周期性差异,搭建用工余缺调剂平台,在生产旺季统筹调度闲置劳力进行支援,实现人力资源高效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