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内江隆昌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一是谱好宣传教育“前奏曲”。突出以教体部门为重点,引导学校充分利用9月开学契机,把民族团结融入“开学第一课”活动。截至目前,开展以民族团结为核心的系列宣教活动130余次,浸润校园74所,超40000名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爱国情怀,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重以各镇(街)为延伸,依托红色资源和党群阵地,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活”起来。组织“红色观影”50余场,发放《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500余份,将政策宣讲融入文化体验。把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有机融入“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红色星期五主题党日活动,目前已覆盖10个单位300余人,让爱国爱党与民族团结之声在同频共振中“响”起来,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真正入脑入心。
二是唱响示范引领“主旋律”。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与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集群效应,推动形成“个人带动、组织联动”的生动局面。模范个人以行践言,开展民族团结主题宣讲活动5场,覆盖2000余人次,参与调解纠纷20余起、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0余户,以实际行动诠释民族团结。发挥隆昌市委统战部示范单位的组织优势,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累计走访贫困户100余次,推动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并联动新联会、知联会等统战团体实施多项帮扶措施,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计10余万元,有效将“组织力”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实干力”。
三是奏出“三交”实践和谐音。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民族团结进步座谈交流活动,举办“同心讲堂”“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座谈会10余场,累计吸引1000余名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围绕文化、旅游、经济等话题建言献策,为深化民族团结工作提供新思路。创新运用“网红流量”传播效应,将城市“烟火气”与“15分钟生活圈”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设置农副产品“潮汐便民摊点”200余个,打造500余个特色夜市摊位,设立文庙坝自销自产专区,规划350余个惠民摊位,实现周边镇(街)各族群众“零成本”销售自产果蔬,促进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搭建了各族群众“三交”实践平台,让民族团结进步在市井烟火中落地生根,在共同发展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