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农业布局,筑牢创新发展根基,凝聚团结发展合力。构建多元格局,以建设“三园区 三基地”为抓手,划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等区域,打造“凤凰大米”“马脑猕猴桃”等硬核品牌,各族群众携手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引导水稻、猕猴桃、桑葚、佛手柑等农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创新培育主体,加快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46家,持续助推3A级农文旅旅游景区打造,启动多村连片农文旅乡村运营计划,成功争取2024年、2025年中省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4个。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跟岗锻炼计划,选派21名村级后备力量到政企跟岗锻炼,整合农技推广站、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构建覆盖镇村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确保新技术“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深化产学研合作,激活技术源头活水,浇灌团结进步之花。精准对接需求,主动邀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5所科研机构和高校来镇调研,围绕“三园区 三基地”发展思路,针对猕猴桃、水稻、佛手柑等主导产业设立联合研究课题2个,精准破解培育、种植、生产技术瓶颈。共建实训基地,落地水稻基质育秧及机械化种植研究基地,发展50亩“彝黄一号”黄茶项目,挂牌成立“马边猕猴桃专家大院”,签署“彝乡推荐官”电商主播人才实训基地共建协议,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学习实践,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专家现场指导15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合作社带头人280人次。推动成果转化,主动引入省越光、野香优9901号等9个附加值较高的优质籼、粳稻品种,积极推动水稻品种适应性种植试验工作,成功举办首届试验稻米品鉴会,评选出适合高山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2个,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大米品质显著改善。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业智慧水平,谱写团结奋进篇章。打造“智慧园区”,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无人机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马脑猕猴桃现代农业园区等2个园区部署智能传感器网络,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预警防控,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延伸产业链条,聚焦精深加工和产业融合,兴建佛手柑加工厂、蚕桑养殖基地等5个初加工中心,积极引进多家科技型与精深加工企业,持续推动农产品从“原字号”向“深字号”升级。绘就全新图景,精选6名党员致富能手组建“荣丁代言团”,顺利推介“彝乡推荐官”4名,倾力打造“春有春耕节、夏有桑葚节、秋有丰收节、冬有村晚节”四大节庆品牌,精心筹备荣丁镇“猕恋荣丁·稻浪凤凰”农旅双核丰收嘉年华。在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农业“三化”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