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立足民族地区特色资源,探索“体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体育赛事、民族体育文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为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以品牌赛事为纽带,拓宽交往广度。通过承办高规格、广影响力的国省品牌赛事,搭建各族群众互动交往的广阔平台。成功举办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赛、“星火杯”四川省青少年皮划艇锦标赛等赛事,并精心谋划火把节、微马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今年以来,各类赛事累计吸引7000余人次参赛、60余万人次观赛,有效拓宽了各族群众交往的范围与广度,同时带动当地消费同比增长约30%,实现体育交往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
以民族体育为内核,深化交流深度。深入挖掘傈僳族、彝族等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让民族体育成为展现民族特色、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一方面,健全“县乡联动、村级落地”三级赛事网络,大力推广押加、斗牛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让民族体育在基层常态化开展;另一方面,结合火把节、彝族年等重要民族节庆,举办覆盖全县11个乡镇的民族体育活动,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群众参与。在特色体育项目的竞技与节庆活动的氛围中,各族群众亲身感受体育文化魅力,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度交流,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
以设施网络为基础,筑牢交融根基。围绕构建全民健身网络,定制群众体育“一区一策”方案,持续夯实体育设施保障:建成投用5个群众身边的体育场所,推进18个体育设施新建与改造提升项目,在5个乡镇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打造6个村级全民健身示范点,并开放5所学校体育场地。城乡一体的体育设施网络,让各族群众能够就近参与体育锻炼,在日常运动中增进邻里情谊、加深民族感情,为各民族交融共生筑牢坚实的基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