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立足生态资源与文化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年初以来,以“特色民宿+研学旅行”双轮驱动,深入推进“三项计划”,探索出一条文旅赋能、产业增效、共融共富的发展路径。
以民宿产业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依托芦山自然资源与文化禀赋,打造“蜀根汉魂、茶马古道、星空云海、熊猫森林”四大主题民宿集群,让来芦游客连接历史记忆,共情乡土情怀,构建专属自己的个性旅居。发挥国有平台公司核心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政府+国有公司+村集体”链接机制,建设青衣芸宿、青衣合院等一批综合效益较好、示范带动性较强的民宿项目。引进民间资本打造守御司民宿、大自然民宿、富伦美宿、良友木缘民宿,以环境改造、业态引入、文化植入为驱动,发展有特色、有品位、有情怀的民宿。聚焦“微改造、精提升”,突出“精品化、标准化”,鼓励川一农、自在清境、山里民宿等实施改扩建,增设“民宿+研学”“民宿+驿站”“民宿+康养”等多元业态,打造有景可赏、有地可玩、有房可住、有美食可品、有项目可体验的精品民宿和文旅综合体。目前,全县共24家民宿,能提供211个房间,每年接待来芦游客超8000人次,实现旅游民宿经济收入约886万元。
以研学旅行架起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桥梁。芦山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研学发展格局,依托县域红色文化、非遗技艺、自然景观等资源禀赋,打造“非遗传承”“红色研学”等六大主题研学线路,串联芦山文庙、龙门溶洞、金丝楠艺术博物馆等14个点位,构建“一线一特色、一点一主题”全域研学矩阵。整合文化、科技、自然等多元资源,分层开发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爱国主义、安全教育、非遗传承五大主题课程体系,累计推出标准化课程26门。其中,针对中小学生设计“重走长征路”红色体验、龙门溶洞地质科普等沉浸式课程;为大学生及专业群体开设根雕技艺研修、地震灾后生态修复课题研究等学术型课程,实现“自然景观可观、历史文化可感、民俗体验可触”的深度融合。目前,共计承接举办研学活动20余期,接待来芦体验文化研学、地学研学、非遗研学、红色研学等各族青少年超5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