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发展
资阳市、重庆市大足县携手深化旅游“促三交”共绘川渝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5-07-23   来源:资阳市民宗局

 四川资阳市与重庆大足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深化文旅合作,联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一是机制共建,夯实交往交流交融基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签署涵盖联合创建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游客互送等12项合作协议,并建立“2+6+N”高效协作机制,为跨区域、跨省际的各族群众流动与互动创造了稳定政策环境和合作框架。

 二是项目共推,畅通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汇聚12家龙头企业和36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成为产业人才交流与技艺互鉴的重要基地。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等3个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建设项目清单,累计投资近80亿元,强化了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物质基础。S207、X049安岳—大足旅游公路的建成投运以及新开通的跨省公交线,显著提升两地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为旅游促“三交”铺就“快车道”。

 三是IP共塑,打造交往交流交融载体。《“资足常乐”品牌培育方案》及配套制作的专题片、主题歌曲,共同塑造了鲜明的区域文旅形象。建成的“资足常乐·文旅和美图”数字平台及发布的“打卡石刻神话”三日精华游、“寻觅‘最美菩萨’”等特色主题线路,将两地丰富的石刻文化资源整合为可体验、可感知的公共文旅产品。景区预约、导游服务等“一网通办”的实现,便利了包括各族游客在内的广大群众,使文化共享与旅游体验成为促进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

 四是活动共办,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联合举办“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成渝地·巴蜀情”等15场节会活动、4场“资大”双城文艺巡演,常态化开展的长卷书画、文创产品、非遗等主题作品展,持续为两地及周边各族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共同参与的文化生活盛宴。今年以来,因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而备受关注的茗山寺、千佛寨等景区吸引游客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亿元,成为旅游促“三交”鲜活例证。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资阳市、重庆市大足县携手深化旅游“促三交”共绘川渝文旅融合新画卷

2025-07-23 17:31来源:资阳市民宗局

 四川资阳市与重庆大足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深化文旅合作,联合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

 一是机制共建,夯实交往交流交融基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签署涵盖联合创建国家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石窟寺文物主题游径游客互送等12项合作协议,并建立“2+6+N”高效协作机制,为跨区域、跨省际的各族群众流动与互动创造了稳定政策环境和合作框架。

 二是项目共推,畅通交往交流交融渠道。川渝雕刻共享产业园汇聚12家龙头企业和36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成为产业人才交流与技艺互鉴的重要基地。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等3个项目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建设项目清单,累计投资近80亿元,强化了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物质基础。S207、X049安岳—大足旅游公路的建成投运以及新开通的跨省公交线,显著提升两地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为旅游促“三交”铺就“快车道”。

 三是IP共塑,打造交往交流交融载体。《“资足常乐”品牌培育方案》及配套制作的专题片、主题歌曲,共同塑造了鲜明的区域文旅形象。建成的“资足常乐·文旅和美图”数字平台及发布的“打卡石刻神话”三日精华游、“寻觅‘最美菩萨’”等特色主题线路,将两地丰富的石刻文化资源整合为可体验、可感知的公共文旅产品。景区预约、导游服务等“一网通办”的实现,便利了包括各族游客在内的广大群众,使文化共享与旅游体验成为促进交流交融的有效载体。

 四是活动共办,搭建交往交流交融平台。联合举办“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成渝地·巴蜀情”等15场节会活动、4场“资大”双城文艺巡演,常态化开展的长卷书画、文创产品、非遗等主题作品展,持续为两地及周边各族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共同参与的文化生活盛宴。今年以来,因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而备受关注的茗山寺、千佛寨等景区吸引游客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7亿元,成为旅游促“三交”鲜活例证。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