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发展
乐山市“三聚焦”汇聚各民族共同发展精神力量
2025-07-16   来源:乐山市民宗委

 聚焦示范创建,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创文、创卫等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乡镇、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景区、宗教活动场所“九进”活动,“小凉山”彝区全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目前,全市共有民族团结进步20个模范集体、25名模范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奖励,先后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省级示范单位和集体43个,市级示范单位44个。

 聚焦精神家园,共铸民族相亲“共同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彝汉双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厚植家国情怀。圆满承办“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走进乐山民族地区活动、2024—2025年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城市嘉年华(乐山站)活动和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建成乐山市民族文化基地,彝族毕摩等59项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作出版《甘嫫阿妞》《诺苏佐木莫》《脱贫路彝乡梦》等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聚焦持续发展,共培民族进步“向心力”。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禁毒防艾“点亮火把”工程,落实好“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让各族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动“两标准一平台”建设,录入信息近5000条,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出台实施《乐山市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指导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制定《自治条例》,完善涉及矿产、语言、教育等20个配套法规。出台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构建“政府主导+德古会盟+村民自治”多元治理模式,民族地区基层矛盾纠纷自调自消率达97%。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乐山市“三聚焦”汇聚各民族共同发展精神力量

2025-07-16 17:52来源:乐山市民宗委

 聚焦示范创建,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创文、创卫等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乡镇、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景区、宗教活动场所“九进”活动,“小凉山”彝区全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目前,全市共有民族团结进步20个模范集体、25名模范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奖励,先后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省级示范单位和集体43个,市级示范单位44个。

 聚焦精神家园,共铸民族相亲“共同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彝汉双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厚植家国情怀。圆满承办“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走进乐山民族地区活动、2024—2025年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城市嘉年华(乐山站)活动和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建成乐山市民族文化基地,彝族毕摩等59项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作出版《甘嫫阿妞》《诺苏佐木莫》《脱贫路彝乡梦》等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聚焦持续发展,共培民族进步“向心力”。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禁毒防艾“点亮火把”工程,落实好“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让各族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动“两标准一平台”建设,录入信息近5000条,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出台实施《乐山市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指导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制定《自治条例》,完善涉及矿产、语言、教育等20个配套法规。出台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构建“政府主导+德古会盟+村民自治”多元治理模式,民族地区基层矛盾纠纷自调自消率达97%。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