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示范创建,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创文、创卫等工作深度融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进机关、乡镇、社区、村、企业、学校、医院、景区、宗教活动场所“九进”活动,“小凉山”彝区全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目前,全市共有民族团结进步20个模范集体、25名模范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表彰奖励,先后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省级示范单位和集体43个,市级示范单位44个。
聚焦精神家园,共铸民族相亲“共同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彝汉双语开展“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厚植家国情怀。圆满承办“石榴花开天府情·中央主流媒体四川行”走进乐山民族地区活动、2024—2025年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城市嘉年华(乐山站)活动和第四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藏羌彝走廊研究”学术研讨会。建成乐山市民族文化基地,彝族毕摩等59项传统文化进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作出版《甘嫫阿妞》《诺苏佐木莫》《脱贫路彝乡梦》等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聚焦持续发展,共培民族进步“向心力”。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禁毒防艾“点亮火把”工程,落实好“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让各族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推动“两标准一平台”建设,录入信息近5000条,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出台实施《乐山市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指导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制定《自治条例》,完善涉及矿产、语言、教育等20个配套法规。出台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构建“政府主导+德古会盟+村民自治”多元治理模式,民族地区基层矛盾纠纷自调自消率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