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通过擦亮“三色”品牌,推动各民族在精神共融、文化共享、经济共荣,不断提升交往交流交融实效,书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篇章。
一是红色基因铸魂,凝聚精神共识。以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为核心,古蔺县深度挖掘太平古镇红色文化内涵,将其打造为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创区,兼具吃、住、游及体验功能。依托奢香广场,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研学基地,弘扬奢香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开展1300余场红军故事义务讲解,让长征精神与民族团结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举办“追忆四渡赤水荣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群众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携手欢庆中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旋律。
二是绿色生态赋能,创新交流载体。将北纬28°的生态秘境黄荆老林,打造成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整合大黑洞风景区、箭竹苗家风情节、大寨宝佤踩山节等旅游资源,推出“红色研学+生态康养”双主题线路,打造“解码红金绿、醉享古蔺韵”文旅IP,吸引20万人次游客,以文旅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依托马嘶苗族乡苗家手工茶传承基地、箭竹苗族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载体,开展60余场青少年研学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采茶、刺绣、蜡染等实践中感受中华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金色产业筑基,共享发展红利。以酒为媒,发布《古蔺县增强旅游消费实施细则》,聚焦中国酱酒黄金产区核心腹地优势,全力打造“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明珠”。围绕酒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仅龙头企业郎酒厂年用工达2万人,为民族地区发展筑牢根基。同时,将郎酒庄园酒歌广场打造成“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建成盐井河通景公路等8个文旅项目,举办茅溪杨梅节、石屏彝族火把节等35场文旅活动,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既留住乡愁,也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