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发展
凉山州越西县通过资金撬动文化赋能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5-04-27   来源:凉山州民宗委

 资金整合与项目升级,实现资源效益转化。越西县以呷古村为核心,申请省级民族地区开发资金1000万元,撬动其他资金共计5816.99万元,倾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新建彝族家训文化体验中心、民俗园和非遗保护设施,打造2682平方米的呷古民宿集群。这一模式成功将“民族资金资源转化为资产”,并通过“彝绣技艺+乡村旅游”的产业联动,形成商品化链条。2024年,村集体迎来首单收入超40万元,彝绣项目带动务工费发放78.7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

 非遗保护与产业升级,实现文旅融合创新。通过“非遗+旅游+产业”模式,呷古村彝绣从传统手工业发展为“指尖经济”。2024年,该村联合县文广旅局、农文旅投公司举办民族服饰展示、彝族歌舞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同时,村民参与民宿经营、非遗研学等新业态,既保护了文化传承,又推动“民族传统民居变民宿”的转型。这一实践有效解决了“村民主体性不足”问题,通过政企合作与村民深度参与,形成强劲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实现同频共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清凉火把季”等主题,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民族文化交流座谈等活动,既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又为文旅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升级改造G245、S208沿线乡村路灯广告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深化了民族团结意识;不仅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更印证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可行路径。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凉山州越西县通过资金撬动文化赋能实现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2025-04-27 16:48来源:凉山州民宗委

 资金整合与项目升级,实现资源效益转化。越西县以呷古村为核心,申请省级民族地区开发资金1000万元,撬动其他资金共计5816.99万元,倾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新建彝族家训文化体验中心、民俗园和非遗保护设施,打造2682平方米的呷古民宿集群。这一模式成功将“民族资金资源转化为资产”,并通过“彝绣技艺+乡村旅游”的产业联动,形成商品化链条。2024年,村集体迎来首单收入超40万元,彝绣项目带动务工费发放78.7万元,户均增收3万元。

 非遗保护与产业升级,实现文旅融合创新。通过“非遗+旅游+产业”模式,呷古村彝绣从传统手工业发展为“指尖经济”。2024年,该村联合县文广旅局、农文旅投公司举办民族服饰展示、彝族歌舞表演等活动,吸引游客10万人次。同时,村民参与民宿经营、非遗研学等新业态,既保护了文化传承,又推动“民族传统民居变民宿”的转型。这一实践有效解决了“村民主体性不足”问题,通过政企合作与村民深度参与,形成强劲内生发展动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实现同频共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民族团结宣传月”“清凉火把季”等主题,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民族文化交流座谈等活动,既增强了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又为文旅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升级改造G245、S208沿线乡村路灯广告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民族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深化了民族团结意识;不仅为凉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更印证了“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可行路径。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