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线指引下,甘孜州通过构建全覆盖联谊网络、打造多维度文化载体、推动民生与发展深度融合,使民族团结从政策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日常实践,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联结固圆”织密团结纽带。创新构建“1+2+N”全覆盖联谊体系,架起全州6.5万余名公职人员与26万余户农牧民家庭和寺院僧尼间的“连心桥”。依托323个乡镇“石榴籽工作中心”、2288个(村)社区“石榴籽工作室”、2284支“石榴籽工作队”和7730名“育籽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谊网络。通过“收集+推送”闭环纾困机制,累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就医就学等急难愁盼问题44601件,惠及10万余户家庭,切实将民族团结事业延伸至基层末梢。
“文化润圆”构筑精神家园。深入实施文化浸润工程,建成甘孜州博物馆、州县“两馆”18个,乡镇文化站28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360个,年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超1000场次。创编《长征长征》《康定情歌》等精品剧目10余个,开展“格桑花开”送文化下乡、民族团结进步“八进+”与“同运动·一家亲”“我们的节日”等特色活动共9400余场次,累计惠及群众400万余人次。创新实施“旅游促三交”六项行动,举办山地文化旅游节、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等特色文旅体活动,2024年共吸引游客4385.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81.50亿元,文旅融合成为促进各民族情感共鸣的“黏合剂”。
“发展护圆”夯实民生根基。将民族团结融入发展大局,出台实施教育、医疗等高质量发展措施,“远程网络教学”“医疗+互联网”机制持续完善,“空中课堂”覆盖387所学校,建成全州县域医共体和远程阅片中心。建设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四川民族村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34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56个,国省级传统村落94个、268个。创新“石榴籽调解工作室”等调解机制,培育26万名“法律明白人”,“毡房法庭”年均办案1200余件,58个“深耕善治”警务品牌使刑事案件下降15.9%,群众平安满意度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