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是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是长征精神、“两路”精神和老西藏精神重要形成地,汉藏民族融合走廊和治边稳藏战略要冲。近年来,甘孜州深入贯彻党的治藏方略,认真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大团结·军民一家亲”实践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双拥共建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
建好宣传阵地,讲好双拥故事,让双拥创建闪耀“红色之光”。一是充分挖掘甘孜红色基因,持续完善双拥地标内容元素。精心打造康定南郊双拥文化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以“圣洁甘孜·深情双拥”为主题,通过双拥雕塑、图文展览、红色歌曲词谱、十八军窑洞景观、主题公交站等生动地还原红军长征在甘孜、十八军进藏、康定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等历史事件以及军地抢险救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场景画面,在“此生必驾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新添一处闪亮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双拥宣传阵地,建成不到半年时间就已成为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市民和旅客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全州已累计修缮扩建红色场馆、烈士陵园、双拥文化长廊等56个,在机场、高速路口、城镇入口和国道318、317设置双拥宣传“打卡点”245处,创建红色旅游4A景区2个,3A景区3个,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7条。二是全力构建双拥文化,用心讲好双拥故事。精心创作《双拥花香千万家》主题歌曲和《飞夺泸定桥》《长征长征》《川藏公路》等双拥题材歌舞剧、影视、书画作品,充分利用“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十八军进藏陈列馆”等国防教育基地,少年军校、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宣讲和国防教育,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甘孜军民血脉,双拥佳话广泛传颂,“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蔚然成风。
创新工作举措,抓好实践活动,让双拥创建闪耀“团结之光”。一是进一步健全双拥工作机制和拥军支前应急响应机制。不断加强军地协作,认真对标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考评内容,分层分类制定州级各成员单位“十有”、驻军单位“九有”、县级“十二有”、乡镇“七有”、村(社区)等基层单位“五有”的创建内容和标准,适时向州级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县(市)点对点推送《任务提示》和《风险提示函》,进一步量化指标,统筹推动双拥工作向好发展。出台《激励大学生入伍七条措施》,落实军地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累计投入1.2亿元支持部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营区和训练场用水、用电、通信、生活垃圾清运等具体困难,并应部队练兵备战之需,筛选95名党员干部和退役军人组织藏汉语“翻译”和“向导”储备队伍。驻州部队通过对21个定点帮扶村投入援建经费1354.13万元,协调地方投入资金951.2万元以及消费帮扶506.05万元的形式,帮助地方推动发展高原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民宿餐饮、传统手工业等产业项目,为农牧民群众硬化、维修生产生活道路,危房改造加固,挖安全饮用深水井,安装路灯,维护、新增水利设施,新增或扩改建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广场,新建学校书吧,帮建爱心超市等一批惠及民生实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村生产生活条件、产业发展基础、乡村文明治理都得到提升,群众增收134.74万元。二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思路。把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组织驻军部队官兵与干部群众及寺庙僧尼双向互动,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双拥林”、民族团结进军营、军营开放日等“民族大团结、军民一家亲”系列实践活动,开展送文化、送教育、送法律、送政策、送医疗、送科技“六进军营”活动200场次。驻州部队积极开展军地基层党组织互帮互促活动129场次、军民共建活动221场次、学雷锋活动135场次,及时协调解决地方需要部队支持事项,为驻地各族群众办实事好事,参与维稳处突、军警民联防联治,团处级以上干部联谊农牧家庭190余户,广大官兵圆满完成康定“8·3”地质灾害抢险救援、雅江“3·15”山火扑救、“9·5”泸定地震等急难险重任务,涌现了无数鱼水情深的感人画面,进一步激发了康巴各族儿女感党恩、爱祖国的热情,凝聚起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办好期待事项,拓展优待项目,让双拥创建闪耀“尊崇之光”。立足民族团结开展“五项行动”,高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积极回应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开展优待拓展行动。在全州115家A级景区门票全免和2133家企业(商户)开展社会化拥军基础上,成立爱国拥军联合会,整合社会化拥军资源,不断拓展医疗、文旅、交通等领域优待项目。州人民医院、康定百草堂骨科医院等37家医院挂牌“退役军人优待医院”,提供免收挂号费、优先诊疗和“先救治后付费”等医疗优待;为境内三座机场和已开通公交线路的14个县(市)公交车运营单位提供乘机“三优三惠”和公交免费乘坐等交通优待;7家酒店开设“拥军驿站”,4个加油站挂牌“拥军加油站”,全州景区新增驻州驻训部队官兵直系家属门票减免优待。二是开展就业服务行动。配合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办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下基层进企业“三送”活动甘孜专场为全州军创企业面对面破解难题,点对点把脉巡诊,依法减免税金17万元。联合州就业局搭建多元化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平台,积极与企业、消防、公安、教育等部门主动对接合作挖掘优质岗位,采取定向推荐、专场招聘、考试选拔、单列计划等多种方式,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就业方案,“一对一”提供精准就业服务,今年全州已有98名退役军人走上“兵教师”、公安辅警、消防员、军分区警勤人员等工作岗位。部队为地方群众开展实用技能培训31场次,帮助培养党员骨干和脱贫致富带头人62名。三是开展慰问帮扶行动。“八一”和国庆期间集中开展多途径、多形式走访慰问,坚持“普遍走访与重点慰问”相结合,为服务对象送祝福、送政策、送温暖,扎实做好关爱帮扶工作,管好用好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帮扶专项基金,加大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特殊困难等方面“救急济难”帮扶力度,活动以来已为270余人次提供80多万元的援助。驻州部队定期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366人次,捐赠棉被、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59.42万元,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支持驻地学校开展军训3.4万余人次,推动9所少年军校建设,援建川口寄宿制学校军事博物馆,积极助学兴教,结对助学219人次,资助困难学生232人次,为品学兼优和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投入资金61.31万元为帮扶学校添置教学和办公设备,改善师生办公和生活环境。四是开展烈士褒扬行动。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抓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调研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和不动产权证办理,全州18个县(市)已完成烈士陵园保护范围划定,12个县已完成不动产权证办理。组织相关县(市)及部分烈属代表赴云南、广西两地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祭扫安葬在云南、广西的35名甘孜籍烈士;联合宣传、教育、文旅、团委等部门开展“致敬革命先烈 强国复兴有我”英烈讲解员大赛;组织150余名优抚对象开展省内短期疗养和赴浙江开展“三交”活动。五是开展宣传引领行动。组织老兵宣讲队开展“开学第一课”“红色九月”“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国防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已累计开展宣讲活动60多场(次)。部队积极协助开展国防教育123场次,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持续开展爱国强军教育,大幅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拥军热情。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及模范评选,注重从各行各业挖掘推选新时代的退役军人典型模范,推选的甘孜县下雄镇派出所“雷锋所长”刘鹏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在退役军人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