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属于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有汉族、彝族、土家族、苗族、藏族等27个民族族别。万源市积极推进散杂居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社会和谐与进步。
一是搭建载体,营造浓厚氛围。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为抓手,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融入民族团结宣传标语,27个站点覆盖城区主要中心街道、学校、医院,打造流动宣传窗口。组建“红石榴”挎包宣讲队5个,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干部朋友圈推送民族政策和法规1000余次,构建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格局,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二是整合资源,服务为民惠民。盘活党政与社会资源,积极动员统战成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26人。开设各族群众服务窗口31个,培养政策“明白人”298名。联合公安、市场监督、综合执法等12个职能部门在城区中心地段打造“民族团结服务站”,为各族群众办理入学、就业等事项300余次,以精准服务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三是完善保障,推动共建共治。因地制宜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将民族团结进步10余项具体指标纳入全市创文、创卫及平安建设考核体系,覆盖31个乡镇(街道)和21个相关部门。推动全市298个村(社区)全覆盖修订村规民约、行业公约,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相关内容。争取省级民族类发展资金300余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个,带动群众就业3000余人次,助力当地各族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