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阿坝州创新“1+4”工作法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8-11   来源:阿坝州民宗委

近年来,阿坝州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以“一条主线”为引领,创新“1+4”工作法,建强“四个阵地”,强化和巩固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引领的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绘就了一幅各族师生民族团结、共建共学、融合共兴的时代画卷。

(1)坚持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方向。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全州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重要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统筹推进。印发《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州552所大中小学(幼儿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每年逐批开展优秀学校表扬工作,实现全州大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2所,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3所,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学校202所。

(2)建强“石榴籽”课堂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之魂。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案、进试卷。各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排入课表,做到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五落实。依据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通过多样化课堂教育向各族师生传递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引导各族师生争当民族团结“石榴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意识。

(3)建强“石榴籽”文化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充分挖掘和发挥阿坝州红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文化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参观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园、若尔盖巴西会址、汶川地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聆听革命烈士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深入实施“阿坝州口述历史进校园”“藏羌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展演展览工作,成功创建州级“藏羌戏曲进校园”创新与发展示范基地4个,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各族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建强“石榴籽”主题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家园。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德育载体效能,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文体活动、经典诵读等方式,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积极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童心向党”“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经典咏流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全州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2000多堂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进一步强化了各族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营造了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5)建强“石榴籽”交流互动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浙江省、成都市、绵阳市等地搭建全方位、多领域、广渠道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依托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教育对口支援等机制,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264场次,2500余名青少年参与“藏汉两地手拉手”书信视频交流活动,640余名阿坝州和浙江省的学生通过线上认识并完成“一对一”结对,1.1万余名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行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一体化管理,努力促进各族学生思想上同心、学习上同行、宿舍里同住、生活中同乐。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阿坝州创新“1+4”工作法 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8-11 03:29来源:阿坝州民宗委

近年来,阿坝州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以“一条主线”为引领,创新“1+4”工作法,建强“四个阵地”,强化和巩固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把学校建设成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为引领的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绘就了一幅各族师生民族团结、共建共学、融合共兴的时代画卷。

(1)坚持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旗帜方向。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全州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2—2026年)的重要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统筹推进。印发《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全州552所大中小学(幼儿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评估,每年逐批开展优秀学校表扬工作,实现全州大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2所,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2所,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3所,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先进)学校202所。

(2)建强“石榴籽”课堂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之魂。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案、进试卷。各学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排入课表,做到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五落实。依据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通过多样化课堂教育向各族师生传递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引导各族师生争当民族团结“石榴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意识。

(3)建强“石榴籽”文化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充分挖掘和发挥阿坝州红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文化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参观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园、若尔盖巴西会址、汶川地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聆听革命烈士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深入实施“阿坝州口述历史进校园”“藏羌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展演展览工作,成功创建州级“藏羌戏曲进校园”创新与发展示范基地4个,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各族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建强“石榴籽”主题教育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家园。充分发挥主题活动的德育载体效能,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文体活动、经典诵读等方式,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积极开展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童心向党”“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经典咏流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全州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2000多堂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进一步强化了各族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营造了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5)建强“石榴籽”交流互动微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与浙江省、成都市、绵阳市等地搭建全方位、多领域、广渠道的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依托东西协作对口帮扶、教育对口支援等机制,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264场次,2500余名青少年参与“藏汉两地手拉手”书信视频交流活动,640余名阿坝州和浙江省的学生通过线上认识并完成“一对一”结对,1.1万余名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行各族学生合校、混班教学、混合住宿,一体化管理,努力促进各族学生思想上同心、学习上同行、宿舍里同住、生活中同乐。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