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注册 | 登录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篇章
2023-01-11   来源:阿坝州民宗委

2022年,阿坝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厅和省民族宗教委联合召开的推进会议精神,围绕阿坝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民族教育典范区”为目标,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十五年义务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创建州级以上民族团结示范学校160多所;申创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3所。今年,遴选阿坝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学校43所。

(1)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立州、县(市)、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网络,层层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将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职能部门(科室)和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正做到有人抓、抓得实、有成效。制定《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在全州552所大中小学(幼儿园)校全覆盖启动“阿坝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年逐批开展优秀学校表扬工作,以此为引领,以点带面,实现全州所有大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注重思政教育学段纵向衔接和学科横向衔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加强思政课程与课内、课外教育衔接,优化完善教学设计,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义务教育三年级、五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活动,切实发挥新思想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作用。组建阿坝州“雪山草地”红领巾宣讲团和“雪山草地”大学生宣讲团,与时俱进宣讲“新思想、新成就、新阿坝、新使命”,促进青少年学生学理论、用理论、讲理论,全面构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高地,努力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开展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史我来讲  红色照我心”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立远志,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3)落实课程标准,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对照国标、省标,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与全国、全省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各学科教师研讨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规范课堂流程与底线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在规范教育教学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4)实施同语同音,持续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部署要求,全覆盖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教育教学,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抓住3-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贯穿于幼儿保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州普通类学校和加授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中小学校与全省同步推进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2022年春季学期,以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校,一至三年级已使用统编《语文》教材,一、二年级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八年级使用统编《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教材,按照党中央和省要求实现全覆盖。

(5)推行混班混校,持续深入强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基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要求,小学招生一般采取按地段对口方式入学,初中采取按地段对口入学、小学对口直升或电脑派位摇号等方式入学。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学校规模及分布等因素,全面推行混班混校,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同生活和学习中增强了解和理解,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强共同性。

(6)注重环境育人,持续深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州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一校一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浸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汶川中学推出“三基地一窗口”(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主题展,成功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和“听涛堤”学生作品墙,进一步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马尔康第四小学分别以儒家文化、行知文化、嘉绒文化、“自然”文化(办学理念)展现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展板区、功能室、教室、民族教育示范厅,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民族团结的标语,让师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就能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在教学楼和宿舍楼之间建设20米的文化长廊,分“红军长征在壤塘”“飞跃变迁是壤塘”“教育巨变兴壤塘”“学党史跟党走”“传火炬兴中华”五大板块,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

(7)拓展育人渠道,持续深入丰富活动载体。充分挖掘和发挥阿坝州红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参观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园、若尔盖巴西会址、卓克基土司官寨、汶川地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革命烈士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全州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2000多堂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深入实施“阿坝州口述历史进校”“藏羌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展演展览工作,成功创建州级“藏羌戏曲进校园”创新与发展示范基地4个,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体进校园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各族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12024212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2014——2021 版权所有: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国务院信息
  • 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篇章

2023-01-11 05:19来源:阿坝州民宗委

2022年,阿坝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厅和省民族宗教委联合召开的推进会议精神,围绕阿坝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建设“民族教育典范区”为目标,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十五年义务教育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创建州级以上民族团结示范学校160多所;申创全省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3所。今年,遴选阿坝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优秀学校43所。

(1)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建立州、县(市)、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网络,层层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将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职能部门(科室)和人员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正做到有人抓、抓得实、有成效。制定《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在全州552所大中小学(幼儿园)校全覆盖启动“阿坝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每年逐批开展优秀学校表扬工作,以此为引领,以点带面,实现全州所有大中小学(幼儿园)深入持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2)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深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教育。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推进思政一体化建设,注重思政教育学段纵向衔接和学科横向衔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加强思政课程与课内、课外教育衔接,优化完善教学设计,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共同发挥育人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义务教育三年级、五年级和八年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教学活动,切实发挥新思想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作用。组建阿坝州“雪山草地”红领巾宣讲团和“雪山草地”大学生宣讲团,与时俱进宣讲“新思想、新成就、新阿坝、新使命”,促进青少年学生学理论、用理论、讲理论,全面构筑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高地,努力培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开展精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史我来讲  红色照我心”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党史、立远志,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3)落实课程标准,持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对照国标、省标,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与全国、全省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材使用和教学方式上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各学科教师研讨课程标准,深入理解学科本质,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规范课堂流程与底线要求。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和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在规范教育教学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切实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

(4)实施同语同音,持续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教学。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部署要求,全覆盖推行“学前学会普通话”教育教学,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抓住3-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贯穿于幼儿保育教育的各个领域,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州普通类学校和加授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中小学校与全省同步推进使用国家三科统编教材。2022年春季学期,以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的中小学校,一至三年级已使用统编《语文》教材,一、二年级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八年级使用统编《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教材,按照党中央和省要求实现全覆盖。

(5)推行混班混校,持续深入强化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基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严格执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要求,小学招生一般采取按地段对口方式入学,初中采取按地段对口入学、小学对口直升或电脑派位摇号等方式入学。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学校规模及分布等因素,全面推行混班混校,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同生活和学习中增强了解和理解,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强共同性。

(6)注重环境育人,持续深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州中小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一校一品”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浸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汶川中学推出“三基地一窗口”(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主题展,成功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展厅”和“听涛堤”学生作品墙,进一步增强师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马尔康第四小学分别以儒家文化、行知文化、嘉绒文化、“自然”文化(办学理念)展现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展板区、功能室、教室、民族教育示范厅,时时处处都能看到民族团结的标语,让师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就能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壤塘县寄宿制小学在教学楼和宿舍楼之间建设20米的文化长廊,分“红军长征在壤塘”“飞跃变迁是壤塘”“教育巨变兴壤塘”“学党史跟党走”“传火炬兴中华”五大板块,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根植于每个师生的心灵深处。

(7)拓展育人渠道,持续深入丰富活动载体。充分挖掘和发挥阿坝州红色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文化的育人功能,组织师生参观川主寺红军长征纪念园、若尔盖巴西会址、卓克基土司官寨、汶川地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聆听革命烈士故事,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全州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班会2000多堂次,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深入实施“阿坝州口述历史进校”“藏羌文化进校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青少年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成果展示展演展览工作,成功创建州级“藏羌戏曲进校园”创新与发展示范基地4个,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体进校园活动100多场次,进一步增强了各族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阿坝州大中小学(幼儿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覆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各民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蜀ICP备12024212号-1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2014—2021 版权所有: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