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孜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推进民族团结事业,聚焦“互动联谊、文旅融合、互嵌发展”三大路径,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互动联谊促“三交”。系统构建多元交流平台,推动形成深层次、常态化交流机制。全州78所学校与浙江、绵阳等地学校建立结对联谊机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持续开展“浙甘青少年书信交流”活动,架起2000对“云端笔友”的友谊桥梁。精心组织“甘孜学子浙里创新”同心营、“浙里石榴红 同心享亚运”等品牌活动,累计选派各族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等1.4万余人赴浙江开展沉浸式学习交流。每年常态化举办本州各族青少年“同运动·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主题活动,超1000人次参与,有效增进各族青少年价值认同与情感共鸣。
文旅融合促“三交”。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粘合剂”作用,拓展各民族“三交”空间维度,联合浙江杭州、台州等地共同推出浙江甘孜互送文化下基层、“圣洁甘孜迎亚运”等“促三交”文艺活动26 场次,覆盖群众70余万人次,开展非遗与人才交流5场,参与人员700余名。深化省内外文旅合作,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演出达37场,惠及5万余人次。着力擦亮“丝路甘孜·川西秘境”文旅招牌,创新推出“旅游+民族团结”精品线路,2024年,共接待游客4385.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81.50亿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互嵌发展促“三交”。以“互嵌”为导向,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效能,推动500名对口支援挂职干部与1443户农牧民家庭结对联谊,深度参与本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与民生服务。依托劳务协作机制,全州常年稳定保持约15.03万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跨区域就业助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与新疆、青海、西藏及省内毗邻地区签订跨区域联动创建协议,聚焦“五推进五共建”协作机制,共同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组建省界联合党支部5个、州界联合党支部7个、县界联合党支部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