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五个强化”推进“五新”实践,全力打造“石榴花开·美丽阿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生动绘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谐共生发展的壮美画卷。
一、强化体系引领,构建创建工作“新格局”。坚持高位统筹聚合力,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构建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步推进的工作体系。形成“1+1+3+N”政策保障矩阵,以《实施意见》为统揽、《规划》为引领、系列配套方案为支撑,为创建工作定向领航。深化全域联动拓维度,深入实施“一廊一区一带一群”行动,分类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宗教活动场所“石榴花开·爱国爱教”、进家庭“石榴花开·好家风传承”等十大行动,打造“石榴花开·美丽阿坝”品牌集群,推动创建工作层层贯通、全域覆盖,构建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强化宣教浸润,建设中华民族“新家园”。搭建“线上+线下”宣传教育矩阵,连续39年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组建“雪山草地”“石榴籽”等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藏寨羌乡、寺庙扎康等,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宗教政策。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城市肌理,在公共空间植入主题IP形象、宣传LOGO及标语,建成民族团结广场“石榴籽”主题公园廊道及驿站262个,开通“石榴籽”公交专线,建成四川省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实现文化浸润“抬头可见、驻足能学、参与有感”。
三、强化互嵌共融,拓展交往交融“新路径”。推动产业就业互嵌,举办“浙商阿坝行”等招商推介50余次,共建产业园区24个,组织1700余名阿坝籍群众赴浙江务工,在北京等地建立驻外农民工党群服务中心4个,设立驻外农民工党组织16个,各县(市)成立流动人员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百校结对”机制,与浙江、成都等地137所学校结对共建,开展“书信传情”等交流活动,覆盖各族青少年5万余人次。创新实施“石榴籽研学营”,组织各族学生赴沿海城市开展科技体验、历史文化研学,邀请内地青少年体验阿坝非遗。扎实推进“五个之州”建设,与川陕甘毗邻地区共建“大九寨”旅游圈,打造13条旅游促“三交”精品线路。
四、强化基层治理,打造涉藏善治“新样板”。坚持将“微网实格”作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实践,精细划分微网格9134个,动员10957名社会力量融入网格。通过“联心同行”包联讲、网格中心集中讲、格中干部入户讲、寺庙上层经前讲,开展民族团结政策法规宣讲10597场次。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覆盖建立网格党组织6623个、药山临时党支部358个、联牧协作党小组875个,用好“净土阿坝·平安微治理随手拍”微信有奖小程序,收到群众诉求和各类安全隐患线索5669条,处置5641条,处置率99.51%,为阿坝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提供坚实保障。
五、强化工程筑基,凝聚民族团结“新合力”。创新实施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六大行动,以“帮困助弱”行动促民生安裕,提升困难群体补助标准,通过产业扶持帮助群众增收。以“联心同行”行动促同心相融,组织9474名干部全覆盖结对宗教界人士,常态开展政策宣讲及便民服务。以“爱心爸妈”行动促童心沐光,组织9013名“爱心爸妈”结对帮扶7362名儿童少年,温暖呵护成长。以“就业创业”行动促人生丰盈,制发就业促进“十条措施”,设帮扶基金。以“健康保障”行动促百姓安康,免费全民体检,家庭医生签约覆盖所有家庭。以“宣传教育”行动促共识凝聚,制定14条措施,多维度推进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