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正值春季学期开学之际,成都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教育各族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不断增进“五个认同”。
在非遗活动中增进文化认同。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邀请藏羌织绣成都市级非遗传承人冯旸为学生讲述母子相继的非遗传承故事;都江堰市奎光小学开展“非遗新韵启新程,文化传承共奋进”主题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丰富多样的中华文化,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兼收并蓄。
在爱国教育中厚植民族团结。中华民族从多元汇聚为一体,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伟大祖国。成都市龙泉中学的思政第一课就回顾了中华民族从近代屈辱史中崛起,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开创新时代、建设新中国的历程,在讲述历史中讲述民族团结;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开展集爱国主义、民族团结、遵纪守法、文明行为、励志成才于一体的“五项教育”,唤醒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在学生心中播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
在日常教学中强化铸牢教育。讲好“开学第一课”,为新学期营造良好开端。崇州市江源小学在主题活动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在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活动结束后,成都各级各类学校将持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渗透到日常课程安排、校园氛围营造、课后文体活动等各方面,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广大师生心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