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聚焦“有形、有感、有效”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引导全市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奋力谱写民族团结新篇章。
(1)聚焦“有形”画好“同心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在党员干部和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开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宣传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先后开展“书映百年伟业”好书荐读活动、“红色经典·献礼百年”阅读活动、“强责任·做表率”读书活动等基层宣讲活动800余场次。统筹市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历史资料打造红色研学“微课堂”,建设三线军工遗址主题公园、081文化创意产业园、川陕革命老区(广元)红色教育基地,推出红色研学旅游线路,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学习教育本土化、身边化。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用好全市23个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加强各族群众宣传教育,常态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深入人心、植入骨髓,为广元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2)聚焦“有感”厚植“石榴情”。在全国率先启动整市建设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林)业园区20个,苍溪县、剑阁县、利州区分别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单位、全省休闲农业重点县。聚焦11项重难点工作,投入项目资金11.6亿元,规划实施118个重点项目,实施“七大行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环境更加宜人。全市涌现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27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24个,充分展现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元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美好景象,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价值引导、教育激励、凝聚共识上发挥实效。
(3)聚焦“有效”奏响“和谐曲”。制定出台《广元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指引(第二版)工作指导清单〉》,将民族事务治理融入全市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平安广元建设考核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在四川省推广,与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新疆等省区24个地市建立跨省协作机制,将民族团结纳入市民公约、行业规范,综合运用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就业创业,解决青海新疆等地在广务工经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建立法律援助中心协助处理矛盾纠纷,广元连续6年入选中国最安全城市、群众安全满意度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