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团结
石棉县“四强四全”做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2021-09-17   来源:雅安市民宗局

 石棉县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0000余人,全县在各类学校以“四强四全”为重点,着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1)强宣传,师生全参与。以“共建家园”为主题,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书画展评、国旗下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团队、进班级”,宣扬“民族聚居、文化交融、尊重民俗、团结繁荣”思想。依托彝、藏族新年等契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LED显示屏、电视墙”等媒介宣传民俗民风和团结进步,每年制办专题黑板报180余版,主题班会40余堂,滚动播放民族和谐进步标语10余条。

(2)强基建,点面全覆盖。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入学难的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4所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4440平方米,购置教学设备557件,图书3000册,启动开办6所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招收幼儿220人。在少数民族乡镇中心校和中高山地区彝寨、藏堡教学点开办语言过渡班34个,招聘彝、藏双语教师34人,每年解决1000余名中高山地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前语言障碍。健全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和课堂展评交流。

(3)强课堂,教育全参透。把民族团结进步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各环节,融入课堂各学科。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传统,少数民族乡和民族中学常年开设民族文体活动,以“达体舞和锅庄”替代广播体操进行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堂开设民族体育运动,学校运动会增设民族竞技项目,了解民族文化,尊重民族风俗。依托24所学校少年宫、回隆彝族乡中心校等10所学校常年开展彝语、藏语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展现民俗文化,美化校园。

(4)强关爱,学段全涵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少数民族在校生全员享受免费教育和每天4元营养餐,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每人每期500元至625元。全部免除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学生保教费每人每年600元。对高中就读的58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学费减免每年46万余元,对10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贫困生每年发放800元助学金。对就读职高的学生全员免除学费每人每年2000元。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石棉县“四强四全”做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2021-09-17 04:51来源:雅安市民宗局

 石棉县目前在校少数民族学生10000余人,全县在各类学校以“四强四全”为重点,着力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1)强宣传,师生全参与。以“共建家园”为主题,定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队会、征文比赛、书画展评、国旗下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团结教育“进课堂、进团队、进班级”,宣扬“民族聚居、文化交融、尊重民俗、团结繁荣”思想。依托彝、藏族新年等契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LED显示屏、电视墙”等媒介宣传民俗民风和团结进步,每年制办专题黑板报180余版,主题班会40余堂,滚动播放民族和谐进步标语10余条。

(2)强基建,点面全覆盖。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入学难的问题,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4所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4440平方米,购置教学设备557件,图书3000册,启动开办6所少数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招收幼儿220人。在少数民族乡镇中心校和中高山地区彝寨、藏堡教学点开办语言过渡班34个,招聘彝、藏双语教师34人,每年解决1000余名中高山地区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前语言障碍。健全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和课堂展评交流。

(3)强课堂,教育全参透。把民族团结进步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各环节,融入课堂各学科。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传统,少数民族乡和民族中学常年开设民族文体活动,以“达体舞和锅庄”替代广播体操进行体育大课间,体育课堂开设民族体育运动,学校运动会增设民族竞技项目,了解民族文化,尊重民族风俗。依托24所学校少年宫、回隆彝族乡中心校等10所学校常年开展彝语、藏语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第二课堂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民族元素,展现民俗文化,美化校园。

(4)强关爱,学段全涵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少数民族在校生全员享受免费教育和每天4元营养餐,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每人每期500元至625元。全部免除学前教育阶段就读学生保教费每人每年600元。对高中就读的58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国家助学金发放和学费减免每年46万余元,对100名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贫困生每年发放800元助学金。对就读职高的学生全员免除学费每人每年2000元。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