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特色化。聚焦打造麦宿南派藏医药产业园“中藏药材谷”,探索艾草、大黄、羌活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建成中药材育苗中心1座,药材种植核心示范基地11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共计3000亩,产量达470吨。试种羌活1万株、大黄500余株。
生产经营集约化。聚焦产品研发系统化、生产标准规模化,深化政企院校合作力度,新增研发腰椎消痛贴、关节消痛贴等大健康产品4种。预计药材制剂年产量达230吨、实现产值1.7亿元。
人才队伍专业化。加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院校合作,创新建立“三年本部理论知识学习+两年实训基地实践”的“3+2”模式,培养中高端人才200余名。拥有藏医药技艺传承人20人,非遗传承人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