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出台实施《“小凉山”彝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3条重点措施》,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合组织644个,实现畜牧产业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深化东西部协作“蓝鹰工程”、省内对口帮扶,加快犍为—马边飞地化工园区建设,推动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年收入超100亿元。培育“芦笙舞”等非遗品牌,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文化旅游产业年收入超过52亿元。
二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持续提高民族地区路网通达、农房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城镇建设进程,加速推进乐西高速、乐汉高速、峨马屏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小凉山”生态屏障保护工程,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坚决守住一方绿水青山,引领民族地区跟进时代发展步伐。
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深入实施“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禁毒防艾“点亮火把”工程,落实好“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让各族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落实“四个不摘”和托底性帮扶要求,加强对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孤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返贫监测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动态管理和帮扶救助,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