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凉山州2025年两项资金项目工作调度暨业务培训会在西昌市召开。会议旨在全面梳理项目推进情况,破解工作难点,提升管理效能,为全州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两项资金项目推进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短板,解读了民族地区开发资金项目申报、监管等有关政策规定,德昌、宁南两县就资金项目管理经验作交流发言,雷波、木里就资金项目存在的问题作检视发言。
会议指出,本次调度培训会议具有非常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大家清醒认识到了目前全州两项资金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解开了解决问题的疑惑。会议要求,当下正值项目攻坚冲刺期,必须倒排工期、正排工序,局长亲自挂牌督导,在督战中服务,找差距找堵点,共同研究对策,确保2024年度项目按时保质保量收官;对2025年度项目申报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此次开展“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的专题培训,及时给予关键性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提升全州民族类资金项目管理能力注入新动能。
会议强调,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担当破解项目工作堵点难点。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提升系统思维,以动真碰硬的态度逐一破解。州民族宗教委要对县民族宗教局积极传授经验,做好指导服务,切实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县级民族宗教局要虚心学习、加强交流、共同进步,不断增强民族工作的知识储备、提升管理经验。二是坚持系统思维,以全局视野构建项目工作全链条提质体系。要以制度优化筑牢项目工作“根基”,围绕项目申报、审核、实施、监管全流程,制定程序清晰、标准直观、责任明确的制度体系,以问题梳理构建长效防控“屏障”。要系统复盘历年来项目申报、实施中易发、频发问题,建立“负面清单+解决办法+操作模板”三位一体防控机制,以统筹协同凝聚工作推进“合力”。各要素保障部门要打破壁垒,推动建立民宗牵头,财政、发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形成“谋划—申报—实施—监管—评估”的全链条协同格局,齐心协力确保项目按时建成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生温度彰显民族工作的初心使命。项目谋划上,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对接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局与地方民生诉求。在项目实施中,要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推动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项目成效上,要体现“民族团结”导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项目建设的核心价值引领,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融入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各方面,注重挖掘项目的民族团结内涵,让项目不仅成为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汇聚发展合力的“同心工程”,切实以项目实效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