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技能培训上强能力。围绕马边特色产业和群众实际需求,建成马边公共实训基地,采取“部门联动+企业协作”的方式,共建共享培训资源,开设农作物植保员、家畜饲养员、茶叶种植与管理、网络直播营销、养老护理员、砌筑工等培训班,推动群众掌握更多专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2021年以来,开展培训班次299期,培训结业9742人次。聚焦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在10个大中型易地搬迁集中点安置就业服务专员11个,动态监测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失业状况和就业培训需求,开展独具特色的彝绣培训,1000余名彝族绣娘过上了“背着娃娃绣着花,养活了自己富了家”的美好生活。
二是在服务保障上激活力。充分发挥中央纪委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托底性帮扶等劳务协作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就业岗位信息,开展“送岗下乡入村活动”、现场和网络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及时推送优质就业岗位和就业扶持优惠补贴政策信息,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行动,提供“1311”(1次职业指导和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1次就业见习机会)就业服务,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0%以上。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92场次,推送就业岗位25万余个,就业指导4万余人次,创业指导200余人次。
三是在金融政策支持上添动力。大力支持群众创业发展,2021年以来,向262户群众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85.2万元,向53户脱贫劳动力发放创业补贴53万元,向342户脱贫户发放小额信贷1607万元,向1116户农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39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