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马边县持续加强劳务输入地对接工作力度,不断健全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全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搭建劳务合作平台,帮助各族群众实现就业。建立与劳务输入地的常态化对接机制,抓住东西部协作、峨眉山市结对帮扶、托底性帮扶等契机,加强与绍兴市越城区、峨眉山市等帮扶地区的沟通联系,每年定期组织召开劳务协作对接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明确双方在信息共享、岗位对接、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内容和责任义务。建立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岗位需求信息库,对本地劳动力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其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培训需求等情况,广泛收集适合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岗位信息,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2021年以来,发布就业岗位信息25万余个,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
二是创新劳务输出模式,组织各族群众外出就业。创建“彝领技工”品牌,依托劳务产业合作体系,成立“乐在浙里”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站,由越城区人社部门负责落实办公场地、搭建就业岗位信息平台,县人社局部门与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签订委托协议,实行市场化运作。探索创新“劳务品牌+互联网+劳务合作社总社+协会+劳务经纪人+绍兴越城区东西部劳务协作站+人力资源公司”和“订单式输转、项目制培训、市场化运作、一条龙服务”的劳务输转模式,利用劳务公司的职业中介、资源渠道等优势,形成以马边为主要劳务输出基地,向以越城区为中心的浙江省及周边地区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2021年以来,累计输送“彝领技工”1500余人次,其中脱贫人口330余人次。
三是强化劳务权益保障,提升各族群众就业意愿。积极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务工奖补、脱贫人口跨区域务工就业交通补助等各类政策,设立劳动关系调解援助中心,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提供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服务,全方位做好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2021年以来落实东西部劳务协作资金对4008名脱贫劳动力、监测劳动力给予务工奖补;落实县级衔接资金对5440名脱贫劳动力、监测劳动力人口跨区域务工就业给予交通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