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紧紧围绕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县)”等重点工作,将“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贯穿工作始终,以实践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持续深化实践行动。
突出经济建设促民族团结。推动“五大帮扶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84.82亿元,实施各类项目3889个。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实施供气、供暖、供氧等城乡基础设施重点项目101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精品村20个。构建“6+1”和“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三个百公里”绿色生态产业带和“两个百万亩”农林产业基地,完成1635个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49.3万人。顺利建成川藏高速雅康段,实现“三大机场”通航,“新甘石”“川藏联网”等重大电网工程全里程达1.9万公里。
突出文化建设促民族团结。建成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州县“两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325个,创作歌舞、戏剧、曲艺等作品150件,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2100余场次。实施“坚定信心跟党走·红色基因根植”工程,做好红军长征在甘孜、十八军进藏等革命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打造“全域博物馆之州”,高质量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孜段建设。
突出民生保障促民族团结。启动实施“教师医生骨干培养计划”,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推进浙甘五年制中高职合作办学。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在全省率先推出“民生保”,覆盖到全州农牧民和城市特困群体,城镇登记失业率3.39%。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救助州级统筹,全面打响第二轮包虫病综合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地震、泥石流等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着力把灾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突出示范引领促民族团结。持续开展“互观互学”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活动,组织各县(市)创建办、铸领办负责人、示范家庭代表、优秀石榴籽工作室代表实地观摩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示范工程,进一步深化全州创建工作暨实践行动成效,评选命名1个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国家级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单位、50个州级示范单位。深入挖掘宣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王长生、四川好人张舒凤、浙江对口支援干部王峰、徐磊等先进事迹,授牌表扬50个“优秀石榴籽工作室”、200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