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工程
绵阳市实施“高原星光计划”助力涉藏地区教育发展
2025-05-09   来源:绵阳市民宗局

 绵阳市立足对口帮扶涉藏州县的战略定位,依托“校企双制”办学优势,聚焦涉藏地区学生技能教育与文化融合需求,在四川九洲技师学院实施涉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高原星光计划”,探索职教领域民族团结进步新模式,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协作平台。深化政校企战略合作,构建招生、学习、生活、就业全链条支持体系,搭建学生成才同心桥。专项计划招生。学校联合绵阳市人社局、阿坝州壤塘县政府启动“高原星光计划”,面向壤塘、红原等民族地区免费招收学生,目前已累计培养两地学生95名。专业技能培养。聚焦民族地区需求,开设电子、护理、幼教等专业,推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学好技术就好业”。专职岗位锻炼。联合九州电子、成都微精等高科技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已组织34名壤塘专班学生实习,促使学生在实践合作中提升专业技能,为企业量身定制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的高技能人才,构建“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良性生态。

 二是创新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心智成长—心理健康—心灵认同”育人体系。课堂教学润心启智。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家国情怀”“民族团结”进行深度融入,营造“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与报国理想。关爱疏导护心育情。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帮扶机制,组织教师与各族学生结成30余对帮扶对子,帮助学生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中建立自信。采取“混班混寝、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各族学生“手拉手”机制,增强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熏陶凝心铸魂。组织学生前往北川石椅村学习交流,亲身感受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生动画卷,通过手工制作、民族歌舞表演等特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三是落实保障措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学校党组织理论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之中,构筑全体党员干部、全体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国企办学优势,汇聚“政校企”三方专家智力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质量职教服务人才资源库。筑牢安全屏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投入,聘请专家开展地质灾害预警和避险科普、艾滋病防范、心理健康等培训。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绵阳市实施“高原星光计划”助力涉藏地区教育发展

2025-05-09 18:52来源:绵阳市民宗局

 绵阳市立足对口帮扶涉藏州县的战略定位,依托“校企双制”办学优势,聚焦涉藏地区学生技能教育与文化融合需求,在四川九洲技师学院实施涉藏地区技能人才培养项目——“高原星光计划”,探索职教领域民族团结进步新模式,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协作平台。深化政校企战略合作,构建招生、学习、生活、就业全链条支持体系,搭建学生成才同心桥。专项计划招生。学校联合绵阳市人社局、阿坝州壤塘县政府启动“高原星光计划”,面向壤塘、红原等民族地区免费招收学生,目前已累计培养两地学生95名。专业技能培养。聚焦民族地区需求,开设电子、护理、幼教等专业,推行“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学好技术就好业”。专职岗位锻炼。联合九州电子、成都微精等高科技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已组织34名壤塘专班学生实习,促使学生在实践合作中提升专业技能,为企业量身定制毕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环境的高技能人才,构建“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良性生态。

 二是创新教育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心智成长—心理健康—心灵认同”育人体系。课堂教学润心启智。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家国情怀”“民族团结”进行深度融入,营造“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与报国理想。关爱疏导护心育情。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帮扶机制,组织教师与各族学生结成30余对帮扶对子,帮助学生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中建立自信。采取“混班混寝、统一管理”模式,建立各族学生“手拉手”机制,增强学生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熏陶凝心铸魂。组织学生前往北川石椅村学习交流,亲身感受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生动画卷,通过手工制作、民族歌舞表演等特色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三是落实保障措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学校党组织理论学习和教职工理论学习之中,构筑全体党员干部、全体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国企办学优势,汇聚“政校企”三方专家智力资源,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质量职教服务人才资源库。筑牢安全屏障。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投入,聘请专家开展地质灾害预警和避险科普、艾滋病防范、心理健康等培训。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