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工程
泸州市织密帮扶“三张网”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2025-05-09   来源:泸州市民宗局

 近年来,泸州市结对帮扶稻城县工作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织密党建、帮扶、师徒“三张网”,实现稻城县乡村经济发展、脱贫成果巩固、人才队伍壮大。

 一是织密“党建网”,夯实基层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推进“支部联建、资源联动、发展联享”“三联”模式,不断优化“联”的机制,拓展“助”的内容。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与稻城4镇5村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围绕智力支援、经济帮扶、党建等重点内容,开展“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联建行动。完成全县13个乡镇的全覆盖遍访调研,2024年以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40余次、现场办公下基层12次,努力为基层解难题、鼓干劲、强信心。

 二是织密“帮扶网”,巩固脱贫成果。创新“结对帮扶到一线、上下联动到一线、要素配置到一线、干部锻炼到一线”“四个一线”工作法,抓实抓细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化联系工作要求,主动出击,30名工作队员分别结对帮扶1至3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工作队员与全县45户监测户实现全覆盖结对认亲。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安全饮水保障标准,综合运用“自主申报、排查走访、行业协同、数据比对”等方法,定期入户开展排查和帮扶工作,帮助发展产业、落实兜底政策、帮助就业等多种渠道努力增加监测户家庭收入。

 三是织密“师徒网”,培养人才队伍。创新“稻穗”人才品牌,助推“纳”智“稻”成,努力为稻城打造一支带不走、可持续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制定“稻穗”人才培养计划(2023—2025年),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工作队采取“一对一”“导师制”方式与挂职单位36名本地干部人才签订师徒协议,结成师徒对子。通过“技能培训+订单培训”,举办名师名医培养班、天使赋能提升班180余次,组织稻城的干部人才、教师、医务人员到泸州党校、高校、医院进修和跟班学习,累计培训稻城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8万人次。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泸州市织密帮扶“三张网”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2025-05-09 18:50来源:泸州市民宗局

 近年来,泸州市结对帮扶稻城县工作队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通过织密党建、帮扶、师徒“三张网”,实现稻城县乡村经济发展、脱贫成果巩固、人才队伍壮大。

 一是织密“党建网”,夯实基层组织。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推进“支部联建、资源联动、发展联享”“三联”模式,不断优化“联”的机制,拓展“助”的内容。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与稻城4镇5村签订党建结对共建协议,围绕智力支援、经济帮扶、党建等重点内容,开展“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联建行动。完成全县13个乡镇的全覆盖遍访调研,2024年以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40余次、现场办公下基层12次,努力为基层解难题、鼓干劲、强信心。

 二是织密“帮扶网”,巩固脱贫成果。创新“结对帮扶到一线、上下联动到一线、要素配置到一线、干部锻炼到一线”“四个一线”工作法,抓实抓细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严格落实网格化联系工作要求,主动出击,30名工作队员分别结对帮扶1至3户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工作队员与全县45户监测户实现全覆盖结对认亲。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以及安全饮水保障标准,综合运用“自主申报、排查走访、行业协同、数据比对”等方法,定期入户开展排查和帮扶工作,帮助发展产业、落实兜底政策、帮助就业等多种渠道努力增加监测户家庭收入。

 三是织密“师徒网”,培养人才队伍。创新“稻穗”人才品牌,助推“纳”智“稻”成,努力为稻城打造一支带不走、可持续的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制定“稻穗”人才培养计划(2023—2025年),实施人才工作项目化管理,工作队采取“一对一”“导师制”方式与挂职单位36名本地干部人才签订师徒协议,结成师徒对子。通过“技能培训+订单培训”,举办名师名医培养班、天使赋能提升班180余次,组织稻城的干部人才、教师、医务人员到泸州党校、高校、医院进修和跟班学习,累计培训稻城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1.8万人次。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