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工程
把粤菜引入甘孜 “小厨师”手艺获点赞
2021-05-14   来源:四川日报

 5月12日,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广东媒体代表团正在采访旅游专业学生忠呷。

 5月12日,广东媒体代表团前往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小厨师”为客人展现厨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韦维摄

 5月11日,广东媒体代表团来到甘孜州,第一顿午餐就吃出了粤川合作的味道——餐桌上,既有白灼大虾、清炒油麦菜这样清淡的粤菜,也有水煮肉片、回锅肉等家常川菜。切成豆腐块状的龟苓膏端上餐桌时,来自广东的记者已分不出是川菜还是粤菜了。

 令记者们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一盘形似四川米凉粉的龟苓膏开始,一路走下来,粤菜与川菜融合的影子无处不在。

 在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广东电视台记者李昊岩在一份菜单中看到熟悉的粤菜酿豆腐,紧随其后的是一道松茸酿肉。餐厅经理唐玉桥介绍,这是若吉村根据本地特色进行的创新,将粤菜酿豆腐的做法嫁接到甘孜州本地产的松茸上,口味鲜美又营养丰富。

 无独有偶。在泸定县杵坭乡,农家乐红樱桃山庄里也有粤菜菜品出售。老板雷元华是大厨,他的拿手好菜里就有一道粤菜羊肚菌金瓜环,这道菜选用甘孜产的羊肚菌和小南瓜一起调味后蒸制,滚圆的南瓜连着蒂切下一刀,俯瞰就像金黄色的圆环,菜品好看又好吃,得到食客一致好评。

 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小厨师”下厨展示学习成果,不一会儿就端出西红柿炒鸡蛋和回锅肉两道菜。“好好味!”南方日报记者邵一弘抢先尝了一口,忍不住用粤语点赞。“西红柿炒鸡蛋是正宗的南方做法,回锅肉虽然是川菜,但是比之前吃到的油量明显少了很多,深得粤菜精髓。”

 为何甘孜的农家乐会提供粤菜?为何学校要教粤菜?广东记者开始寻找答案。

 广东记者在红樱桃山庄发现一本获奖证书,是雷元华参加粤菜培训后结业比赛第一名的奖状。若吉村的厨师唐小菊也接受过同样的培训。不仅是他,全村50多人都参加了培训班,广东粤菜大师傅现场授课。

 把粤菜引入甘孜,是广东对口支援的特色之举。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组长李兴文介绍,对口支援甘孜州7年以来,已对泸定、康定、丹巴等甘孜州农家乐产业聚集区的村民进行了全面培训,其中泸定基本实现全覆盖。“甘孜本土有很多原生态的好产品,但是制作的方法有些粗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菜品的附加值。”李兴文说,通过粤菜培训,以粤菜菜式制作为基础,将广东餐饮精细化的经营理念、设计思路跟甘孜本土的农家乐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的经营能力。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把粤菜引入甘孜 “小厨师”手艺获点赞

2021-05-14 06:56来源:四川日报

 5月12日,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广东媒体代表团正在采访旅游专业学生忠呷。

 5月12日,广东媒体代表团前往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小厨师”为客人展现厨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韦维摄

 5月11日,广东媒体代表团来到甘孜州,第一顿午餐就吃出了粤川合作的味道——餐桌上,既有白灼大虾、清炒油麦菜这样清淡的粤菜,也有水煮肉片、回锅肉等家常川菜。切成豆腐块状的龟苓膏端上餐桌时,来自广东的记者已分不出是川菜还是粤菜了。

 令记者们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一盘形似四川米凉粉的龟苓膏开始,一路走下来,粤菜与川菜融合的影子无处不在。

 在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广东电视台记者李昊岩在一份菜单中看到熟悉的粤菜酿豆腐,紧随其后的是一道松茸酿肉。餐厅经理唐玉桥介绍,这是若吉村根据本地特色进行的创新,将粤菜酿豆腐的做法嫁接到甘孜州本地产的松茸上,口味鲜美又营养丰富。

 无独有偶。在泸定县杵坭乡,农家乐红樱桃山庄里也有粤菜菜品出售。老板雷元华是大厨,他的拿手好菜里就有一道粤菜羊肚菌金瓜环,这道菜选用甘孜产的羊肚菌和小南瓜一起调味后蒸制,滚圆的南瓜连着蒂切下一刀,俯瞰就像金黄色的圆环,菜品好看又好吃,得到食客一致好评。

 在甘孜州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师傅实训基地,“小厨师”下厨展示学习成果,不一会儿就端出西红柿炒鸡蛋和回锅肉两道菜。“好好味!”南方日报记者邵一弘抢先尝了一口,忍不住用粤语点赞。“西红柿炒鸡蛋是正宗的南方做法,回锅肉虽然是川菜,但是比之前吃到的油量明显少了很多,深得粤菜精髓。”

 为何甘孜的农家乐会提供粤菜?为何学校要教粤菜?广东记者开始寻找答案。

 广东记者在红樱桃山庄发现一本获奖证书,是雷元华参加粤菜培训后结业比赛第一名的奖状。若吉村的厨师唐小菊也接受过同样的培训。不仅是他,全村50多人都参加了培训班,广东粤菜大师傅现场授课。

 把粤菜引入甘孜,是广东对口支援的特色之举。甘孜州委常委、副州长、广东省援川前方工作组组长李兴文介绍,对口支援甘孜州7年以来,已对泸定、康定、丹巴等甘孜州农家乐产业聚集区的村民进行了全面培训,其中泸定基本实现全覆盖。“甘孜本土有很多原生态的好产品,但是制作的方法有些粗放,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菜品的附加值。”李兴文说,通过粤菜培训,以粤菜菜式制作为基础,将广东餐饮精细化的经营理念、设计思路跟甘孜本土的农家乐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农家乐的经营能力。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