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下简称“三大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在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中,“三大属性”是根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牢牢把握“三大属性”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要求,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质增效扩面。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锚定人才培养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政治属性是教育的首要属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面向。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完善体制机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各项教育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各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深刻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引导各族师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培养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新时代奋斗者。
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办好人民满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