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我国多元一体、互嵌共生的民族国家建构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并在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实践里不断发展。如今,它更是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提升全民族凝聚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汇聚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解决世界多民族国家共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不确定、难预料、超预期的“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考验着人们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稳定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变动带来的文化安全问题,可能会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价值共识、维护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持续协调和完善的方面,涉及发展质量、交流沟通、技术应用等多个维度。
面对外部环境与内部发展考验的双重影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整体性、长期性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牢牢把握当下国内国际客观形势,推动发展协同、沟通畅通、技术赋能,不断为增进共同性夯实基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入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这既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根基,也是凝聚各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路径。我们要让民族地区在发展中补齐短板、焕发活力,让各族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提供坚实支撑。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优化民族地区发展要素配置和产业链条,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内生动力与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间要素流动与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动态关系,持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将生态优势、民族特色资源与文化发展相结合,通过产业融合、创意转化开辟新的文化生长点,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激发各民族共创、共传、共享中华文化的自觉,构筑更加具有民族特性、实践品格,更加符合人民需要、彰显时代特征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筑牢强国建设语言文字基石。语言文字具有交际、思维、教化、情感和凝聚等功能,是各层次精神家园情感相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夯实语言相通的文化基础和民心相通的思想基础。我们要注重语言文字教育方式方法的守正创新,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和平台,使语言文字教育更加生动、有效。我们应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统一,在注重知识讲解与情感培育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融入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促进各族群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不断优化数智领域技术应用,持续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我们应加大技术攻关,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平台推动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各民族特色文化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要建立健全数字风险防范与治理机制,规避数据失范和算法失当的风险,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还要注重全员数智素养培育,加强基本的计算机编程、数理统计以及数据分析、语言处理和语义识别等技能培训,培养各族人民群众在数字空间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科学运用数字知识和数字技术、进行数字实践的能力,进而在数字时代构筑起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当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系统工程,远不止于推动共同富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优化数字技术应用这三个方面。我们需要从更广阔的维度统筹推进,兼顾文化根基、情感联结与制度保障。比如,我们需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在保护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促进交融互鉴,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需要在增进各民族情感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久久为功,通过丰富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凝聚情感共鸣;需要健全相关制度保障,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提供稳定支撑。唯有凝聚各方力量,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才能让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基愈发牢固,成为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进、推进强国建设、共筑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