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力人员筑基,推动素质提升。拓展“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线下用好法治宣传栏、图书角,线上建强学习微信群,常态化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刊物,促进“指尖学法”和互动答疑。强化专业培养,结合“双通”人才计划,通过宗教干部讲政策、代表人士讲实践、专业部门讲安全等方式开展专题培训4场。举办宗教活动场所“解说员”大赛,以赛促学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综合能力。
二是聚力财务固本,实现收支透明。邀请财政部门指导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建账,严格实行钱账分管、票据齐全、定期对账等制度,宗教活动场所对公账户开设率达100%。全覆盖开展财务监督检查,摸清资产底数、健全登记台账,推动整改二维码未接入对公账户、对公账户冻结等6个问题,严格落实季度财务公开,确保宗教活动场所财务阳光透明、规范运行。
三是聚力宗教活动场所提质,促进管理规范。压实三级网络两级责任,配备乡镇(街道)专职宗教工作干部21名、村(社区)联络员315名,实现全县宗教活动场所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动态排查化解安全风险。依托“数字民宗”大数据平台,实行宗教活动场所周自查、乡镇月检查,建立“八大安全”台账,实现智能监管、闭环处置,推动整改安全隐患32处。强化示范引领,建成中国化示范宗教活动场所15处、主题展陈馆2处,发放《应知应会》等系列丛书200余本,持续深化我国宗教中国化乐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