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法治教育,夯实思想根基。聚焦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宗教事务条例》《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规纳入年度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法6次、干部法治培训4场,覆盖干部职工120人次。编印《宗教法律法规实用手册》500册,发放民族政策法规资料3000余份,面向宗教教职人员、各族群众举办专题法治讲座3场,参与人数达600余人次。
二是创新宣传载体,扩大普法覆盖面。打造“线上+线下”普法矩阵,在宗教活动场所设立法治宣传栏,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普法案例20期,阅读量超1.2万次。联合文化部门开展“法治木偶戏巡演”4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举办“法治·同心”主题书画展2场,展出作品80幅。组织宗教界人士参与“送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实现全县45个宗教活动场所普法全覆盖。
三是深化依法治理,提升法治实践效能。组建宗教活动场所法律明白人队伍,依托2个“石榴籽”工作站调解矛盾纠纷18起,化解率100%。推行“法律顾问+行政执法”模式,审查规范性文件4份,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12条,举办宗教干部执法能力培训班2期,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5次,整改消防隐患8个,推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