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立足县域实际,以“守好安全线、护好文化根”为核心,以“三抓”为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宗教活动场所修缮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常抓”安全宣传,筑牢底线意识。聚焦施工规范、用电用气、高温防暑、防汛减灾等关键环节,采取“集中宣讲+实地指导+线上提示”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强化底线思维。坚持季度例会必讲安全,月度检查全覆盖,对动工作业场所实施周督导。民宗干部多次深入东升寺、白云寺等风貌塑造维修现场,累计开展安全指导30余次。通过线上平台及时发布安全提示20余次,确保维修全程安全可控,为修缮工作系紧“安全带”。
二是“细抓”文化根脉,彰显传统底蕴。积极挖掘宗教文化中的优秀元素,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系统展示佛教等宗教的历史文化底蕴。对白云寺、高洞包寺等拥有历史文物的寺庙,与场所负责人深入沟通30余次,重点强调修缮过程中的文物保护要求。注重挖掘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人文故事,促进宗教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三是“实抓”示范建设,坚定中国化方向。积极向上争取维修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弥陀寺、界市清真寺、基督教堂等场所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规范建设,推动场所规范化管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文化元素,不断提升场所整体形象与文化内涵。积极践行“护好文化根”要求,以规范场所的建设经验有效辐射带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健康有序发展,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中国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