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排查隐患,打好防汛“主动仗”。针对宗教活动场所临山、临崖、地势低洼等特点,组织专项检查组对全县所有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建筑结构安全、排水系统通畅、电路防潮等情况,发现并整改屋顶渗漏、线路改造等隐患5处,疏通排水沟渠10条,确保场所硬件设施安全度汛。
二是强化应急保障,织密安全“防护网”。完善宗教活动场所防汛抗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建场所安全应急队伍,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累计出动人员200余人次,及时发现并整治因暴雨导致的堡坎倒塌、泥石倾泻等问题3个。同属地镇建立宗教活动场所汛情联动机制,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和重点预警时段24小时值班,确保突发情况10分钟内响应,实现宗教活动场所“零伤亡、零事故”目标。
三是深化宣传引导,提升防灾“免疫力”。通过场所公告栏、微信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和避险指南30余条。组织“汛期安全知识”专题学习5场,覆盖宗教教职人员和信众代表200余人次。结合讲经布道活动,融入防灾避险内容,发放应急手册500余份,切实增强场所人员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人人知风险、懂防范、会避险”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