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植文化认同,筑牢价值根基。以“中华文化体验行”为载体,实施“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浸润工程。组织宗教界人士赴遂宁、成都、资阳等地的革命圣地与文化遗址,开展沉浸式学习,重温峥嵘岁月,感悟历史文脉。常态化举办“红色经典诵读会”“党史学习日”等主题活动,在宗教界营造爱国爱教、同心同行的浓厚氛围。已成功举办主题研学活动10余场,惠及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200余人次,提升参与者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
二是深耕艺术熏陶,提升浸润质效。创新推出“五个一”文化浸润工程(捐赠一批经典书籍、开设一堂艺术课程、举办一次主题展览、组建一支宣讲队伍、打造一批示范场所),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浸润心田。向宗教活动场所精准配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简史》《论语》等经典读物200余册,精心打造“福慧书屋”“正学书社”等文化空间。开设篆刻、古琴等中华传统技艺公益培训5期,举办“龙文化”等主题展览10余场,引导创作红色题材艺术作品500余件,以艺术之美涵养心灵。联合公安、司法等部门组建8人宣讲团,深入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讲座5场次,深化法治意识和政策理解。
三是深培展陈示范,强化育人实效。投入资金10余万元,在永庆寺、宁国寺等场所重点打造“中国化示范展厅”和“净众禅源纪念堂”,系统讲述资中宗教与中华文化相融合的历史故事。结合“规范场所管理·助力美乡优城”专项行动,精心打造10处宗教中国化示范场所。全面更新宣传栏,生动展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巧妙设置茶道、香道、书画等传统文化体验区,让广大信众在可触、可感、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中,深刻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