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构建“立体化”排查网络,织密风险预警防线。建立 “县—镇—村—社(组)”四级联动排查体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公布安全隐患反映热线,制定《资中县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检查清单》,联合市场监管、住建、消防等专业部门,组建精干力量,重点围绕场所建筑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对全县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排查行动41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排查场所40余处。
二是实施“靶向式”整治攻坚,消除风险隐患根源。通过自查、抽查等方式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建立详细的问题台账,实行严格的“销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全程跟踪问效,确保整改到位。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强化资金保障,有力推动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今年以来,发现安全隐患问题15个,已整改销号14个,正在整改1个。
三是健全“常态化”管理机制,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落实“季调度”机制,定期组织各镇、有关单位召开会议,研判形势,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强化宗教活动场所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制发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指导手册300份,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培训和消防演练1场次,开展整治成果“回头看”15次,严防问题反弹回潮,确保整治成果经得起检验,切实筑牢宗教领域安全稳定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