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场所
乐山市峨眉山市切实筑牢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安全堤”
2025-06-16   来源:乐山市民宗委

 进入汛期以来,峨眉山市民宗局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树立灾前预防理念,提早预防、提早行动,抓紧抓实全市宗教领域防汛安全工作,显著提升宗教领域应对灾害的综合能力。

 一是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召开宗教领域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与市防办部署要求,将宗教活动场所列为重点部位,迅速启动应急部署,将防汛压力与隐患形势层层传递,有效增强各方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成立由“民宗干部+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构成的工作专班,建立专人联络机制,全力督促各乡镇(街道)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实时掌握各场所汛期动态,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组建专项工作组2个,深入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研判指导与预防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工作组已对全市7个宗教活动场所全覆盖实地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响应,提前做好思想动员,组建临时值班小队7支,全面承担起值班巡护、避险警示、物资储备等工作。

 二是落实“精细化”隐患排查,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将洪涝灾害易发场所作为重点排查对象,以邻水、临崖、沟口、山脚的宗教活动场所为主线,对地质隐患、宗教建筑、僧寮设施、排水沟渠、用火用电等方面进行逐项细致检查。制作《宗教活动场所应急手册》,建立防汛救灾工作台账,对场所形势研判、地质隐患排查、问题发现情况等进行清单式管理,逐一研究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全部销号。截至目前,已现场整改新增隐患3处,投入沙袋100余袋,疏通沟渠200余米,储备雨衣、手电筒、升降绳、铁锹等大量物资。

 三是开展“多元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聚焦雨前、雨中、雨后三个关键阶段,分别做好排查、巡护与核查工作,与各宗教活动场所安全负责人开展面对面交流,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详细讲解汛期各类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隐患排查整改的关键意义以及紧急避险的重要方法,确保宣传教育覆盖到每一处场所。创新创建“汛期专人联络工作群”,第一时间通报汛情动态与安全提示,及时发布科学避险、防溺水、山洪逃生等流程指南,引导宗教界人士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各项应急方案准备。今年以来,全市针对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线上线下防汛宣讲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覆盖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达700余人次。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乐山市峨眉山市切实筑牢宗教活动场所防汛“安全堤”

2025-06-16 17:45来源:乐山市民宗委

 进入汛期以来,峨眉山市民宗局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结合”,树立灾前预防理念,提早预防、提早行动,抓紧抓实全市宗教领域防汛安全工作,显著提升宗教领域应对灾害的综合能力。

 一是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全面压实安全责任。召开宗教领域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及时传达相关文件精神与市防办部署要求,将宗教活动场所列为重点部位,迅速启动应急部署,将防汛压力与隐患形势层层传递,有效增强各方做好防汛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成立由“民宗干部+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构成的工作专班,建立专人联络机制,全力督促各乡镇(街道)严格履行属地责任,实时掌握各场所汛期动态,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组建专项工作组2个,深入重点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研判指导与预防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工作组已对全市7个宗教活动场所全覆盖实地指导。各宗教活动场所积极响应,提前做好思想动员,组建临时值班小队7支,全面承担起值班巡护、避险警示、物资储备等工作。

 二是落实“精细化”隐患排查,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将洪涝灾害易发场所作为重点排查对象,以邻水、临崖、沟口、山脚的宗教活动场所为主线,对地质隐患、宗教建筑、僧寮设施、排水沟渠、用火用电等方面进行逐项细致检查。制作《宗教活动场所应急手册》,建立防汛救灾工作台账,对场所形势研判、地质隐患排查、问题发现情况等进行清单式管理,逐一研究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全部销号。截至目前,已现场整改新增隐患3处,投入沙袋100余袋,疏通沟渠200余米,储备雨衣、手电筒、升降绳、铁锹等大量物资。

 三是开展“多元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聚焦雨前、雨中、雨后三个关键阶段,分别做好排查、巡护与核查工作,与各宗教活动场所安全负责人开展面对面交流,通过组织观看警示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详细讲解汛期各类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害、隐患排查整改的关键意义以及紧急避险的重要方法,确保宣传教育覆盖到每一处场所。创新创建“汛期专人联络工作群”,第一时间通报汛情动态与安全提示,及时发布科学避险、防溺水、山洪逃生等流程指南,引导宗教界人士时刻保持警惕,提前做好各项应急方案准备。今年以来,全市针对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线上线下防汛宣讲活动4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覆盖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达700余人次。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