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访谈实录
刘向鸿接受中国民族报采访谈四川三州“健康饮茶”试点经验
2020-09-22   来源:民宗委

  2019年,国家确定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开展“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在国家边销茶统筹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四川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推广低氟边销茶的“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日前,国家边销茶统筹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国13个省(区)民族宗教部门发函,建议各地学习参考四川“健康饮茶”试点工作经验。

  为什么要启动“健康饮茶”试点?四川探索了哪些经验?近日,中国民族报记者邀请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刘向鸿对此进行了解读。

  中国民族报:为什么启动“健康饮茶”试点?

  刘向鸿:说到“健康饮茶”试点,首先要提到低氟边销茶。边销茶是指以黑毛茶、老青茶、红茶末、绿茶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加压或者压碎、炒制,专门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紧压茶、方包茶(马茶)。四川是边销茶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特别是在牧区,一直有“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不过,传统边销茶由于原材料选材和工艺等原因,含氟量普遍偏高,长期饮用不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因此,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低氟边销茶。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障民族地区边销茶供应一贯政策,2019年7月以来,“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在四川省部分地区推开,按照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试点工作。

  中国民族报:如何推进试点工作有效开展?

  刘向鸿:在确定试点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试点细化方案,推进工作落实。四川省民族宗教委负责牵头协调,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试点方案分工及职能职责,重点从4个方面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

  要推广低氟边销茶,首先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氟超标边销茶等违法行为。试点地区各州29个县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氟超标边销茶专项整治,累计抽检抽查60余次,深入雅安、宜宾等8个县(区)边销茶原料产地、生产企业、储备仓库、流通网点开展各类监督检查,进行了25批次抽检,关停部分边销茶无证、无标等非法生产企业(作坊)及销售网点。

  其次,省级及州(县)相关部门组织生产销售企业召开各类会议20余次,宣传国家推广低氟边销茶相关政策,传达国家解决氟超标问题的决心,积极推动边销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生产转型,积极开拓低氟边销茶市场。2019年,四川省共生产低氟边销茶1.8万吨,为低氟边销茶推广和保障供应奠定了基础。

  2019年国庆节前,我委采购了近100吨符合国家标准的边销茶,分别向阿坝州、甘孜州和木里县4.56万名2018年底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人赠送了2公斤。在“送茶入户”工作中,试点的29个县均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健康饮茶”启动仪式和“送茶入户”活动,受赠群众超过5万人,参与群众超过40万人。

  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委同经信厅、财政厅等8个省级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广低氟边销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广低氟边销茶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政策导向和方法步骤等,健全协调机制,指导全省推广低氟边销茶生产和供应工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中国民族报:四川试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刘向鸿:随着试点工作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落实,监管督查的力度持续加大,宣传引导的影响成效明显。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雅安等传统边销茶产区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氟边销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企业对生产低氟边销茶积极性显著增强。在高品质边销茶市场份额扩大以及宣传引导共同作用下,少数民族群众饮用低氟边销茶观念逐渐形成。

  在试点工作调查随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群众对低氟边销茶质量及口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动购买低氟边销茶意愿明显增强。据企业反馈,在送茶入户工作完成后,试点各地均有群众主动打电话咨询订购低氟边销茶。

  在开展“健康饮茶”试点过程中,作为四川传统边销茶销售市场的西藏自治区对四川省开展的试点工作产生浓厚兴趣。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政府率相关部门赴四川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并与四川在开展低氟边销茶产销共同监管、投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两省区拟于今年共同开展推广活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合作。

  中国民族报:四川有哪些经验可以全国推广?

  刘向鸿:在试点工作中,国家相关部委的关心关注,给予政策、资金、机制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为四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9年9月,国家民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等7部委围绕进一步推广低氟边销茶暨试点工作在四川召开座谈会,内蒙古、新疆等12省(区)、四川省相关部门及州县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议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健康饮茶”试点工作成效。

  作为首个试点地区,四川并无经验可循。为此,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我委牵头,财政、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等省级相关部门参与,建立了推广低氟边销茶工作协调机制,29个试点县的相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试点工作中,四川积极发挥国家、省级支持边销茶生产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边销茶生产经营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生产贷款贴息、储备贴息、增值税免征等政策,2019年对达到生产标准要求的边销茶生产企业贴息超过260万元,对边销茶储备企业贴息360万元左右。

  同时,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一标识、两标准”,即建立“健康饮茶”统一标识,严格执行低氟边销茶生产标准和低氟边销茶销售产品标准,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强化监管督查。四川省边销茶企业在“送茶入户”中统一印制“健康饮茶”标识、国家标准、产品追溯号等内容的包装22.8万份,通过商品包装改变向群众积极推广低氟边销茶。

  此外,多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消费观念。各州(县)在送茶入户工作中,充分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把党中央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关爱送到基层,营造了凝心聚力感恩团结的社会氛围。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刘向鸿接受中国民族报采访谈四川三州“健康饮茶”试点经验

2020-09-22 11:47来源:民宗委

  2019年,国家确定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开展“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在国家边销茶统筹管理工作协调小组的指导下,四川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开展推广低氟边销茶的“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日前,国家边销茶统筹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全国13个省(区)民族宗教部门发函,建议各地学习参考四川“健康饮茶”试点工作经验。

  为什么要启动“健康饮茶”试点?四川探索了哪些经验?近日,中国民族报记者邀请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刘向鸿对此进行了解读。

  中国民族报:为什么启动“健康饮茶”试点?

  刘向鸿:说到“健康饮茶”试点,首先要提到低氟边销茶。边销茶是指以黑毛茶、老青茶、红茶末、绿茶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蒸制、加压或者压碎、炒制,专门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紧压茶、方包茶(马茶)。四川是边销茶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地区之一,特别是在牧区,一直有“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之说。不过,传统边销茶由于原材料选材和工艺等原因,含氟量普遍偏高,长期饮用不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因此,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低氟边销茶。

  这是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保障民族地区边销茶供应一贯政策,2019年7月以来,“健康饮茶”试点工作在四川省部分地区推开,按照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试点工作。

  中国民族报:如何推进试点工作有效开展?

  刘向鸿:在确定试点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试点细化方案,推进工作落实。四川省民族宗教委负责牵头协调,财政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按照试点方案分工及职能职责,重点从4个方面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

  要推广低氟边销茶,首先要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氟超标边销茶等违法行为。试点地区各州29个县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氟超标边销茶专项整治,累计抽检抽查60余次,深入雅安、宜宾等8个县(区)边销茶原料产地、生产企业、储备仓库、流通网点开展各类监督检查,进行了25批次抽检,关停部分边销茶无证、无标等非法生产企业(作坊)及销售网点。

  其次,省级及州(县)相关部门组织生产销售企业召开各类会议20余次,宣传国家推广低氟边销茶相关政策,传达国家解决氟超标问题的决心,积极推动边销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生产转型,积极开拓低氟边销茶市场。2019年,四川省共生产低氟边销茶1.8万吨,为低氟边销茶推广和保障供应奠定了基础。

  2019年国庆节前,我委采购了近100吨符合国家标准的边销茶,分别向阿坝州、甘孜州和木里县4.56万名2018年底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人赠送了2公斤。在“送茶入户”工作中,试点的29个县均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健康饮茶”启动仪式和“送茶入户”活动,受赠群众超过5万人,参与群众超过40万人。

  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我委同经信厅、财政厅等8个省级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广低氟边销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推广低氟边销茶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政策导向和方法步骤等,健全协调机制,指导全省推广低氟边销茶生产和供应工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中国民族报:四川试点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刘向鸿:随着试点工作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落实,监管督查的力度持续加大,宣传引导的影响成效明显。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雅安等传统边销茶产区相继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氟边销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企业对生产低氟边销茶积极性显著增强。在高品质边销茶市场份额扩大以及宣传引导共同作用下,少数民族群众饮用低氟边销茶观念逐渐形成。

  在试点工作调查随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群众对低氟边销茶质量及口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主动购买低氟边销茶意愿明显增强。据企业反馈,在送茶入户工作完成后,试点各地均有群众主动打电话咨询订购低氟边销茶。

  在开展“健康饮茶”试点过程中,作为四川传统边销茶销售市场的西藏自治区对四川省开展的试点工作产生浓厚兴趣。2019年12月,西藏自治区政府率相关部门赴四川开展专题调研考察,并与四川在开展低氟边销茶产销共同监管、投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两省区拟于今年共同开展推广活动,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合作。

  中国民族报:四川有哪些经验可以全国推广?

  刘向鸿:在试点工作中,国家相关部委的关心关注,给予政策、资金、机制和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支持,为四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9年9月,国家民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供销总社等7部委围绕进一步推广低氟边销茶暨试点工作在四川召开座谈会,内蒙古、新疆等12省(区)、四川省相关部门及州县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议充分肯定了四川省“健康饮茶”试点工作成效。

  作为首个试点地区,四川并无经验可循。为此,在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我委牵头,财政、农业农村、商务、卫生健康等省级相关部门参与,建立了推广低氟边销茶工作协调机制,29个试点县的相关部门建立了相应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试点工作中,四川积极发挥国家、省级支持边销茶生产优惠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边销茶生产经营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落实少数民族特需商品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生产贷款贴息、储备贴息、增值税免征等政策,2019年对达到生产标准要求的边销茶生产企业贴息超过260万元,对边销茶储备企业贴息360万元左右。

  同时,在试点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一标识、两标准”,即建立“健康饮茶”统一标识,严格执行低氟边销茶生产标准和低氟边销茶销售产品标准,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强化监管督查。四川省边销茶企业在“送茶入户”中统一印制“健康饮茶”标识、国家标准、产品追溯号等内容的包装22.8万份,通过商品包装改变向群众积极推广低氟边销茶。

  此外,多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引导群众形成健康消费观念。各州(县)在送茶入户工作中,充分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把党中央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关爱送到基层,营造了凝心聚力感恩团结的社会氛围。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