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个人中心

  • 首页
  • 单位概况
  • 动态资讯
  • 民族工作
  • 宗教工作
  • 政务服务
  • 政府信息公开
  • 互动交流
  • 数据发布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要闻
四川省组织部分藏传佛教经师赴河南开展实践教学
2025-09-23   来源:藏佛工作二处

为引导我省藏传佛教经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争做精通经典教义、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通”人才,由省委涉藏办、省民族宗教委共同举办的2025年四川省藏传佛教经师培训班,在完成第一阶段在蓉集中学习任务后,9月中旬,45名参训学员集体赴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教学。

近距离触摸中华文明根脉

在河南省博物院、殷墟博物馆、龙门石窟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经师们参观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藏品,见证了中华文明各时期的发展轨迹,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古老的甲骨文字逐渐演化成现代汉字的历程,激发了大家对汉字发展史的浓厚兴趣,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悠久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璀璨的文明,加深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把握,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看到三千年前的石磬、陶埙等吹奏乐器,道孚县杜呷寺经师普巴战斗激动地说,“以前在寺庙也见过类似乐器,这表明古代藏文化与中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汲取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力量

在林州红旗渠,通过参观纪念馆、纪念碑、分水闸和青年洞,经师们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幼时父母早逝,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才得以念完中学的新龙县俄普寺青年经师益西降措走出红旗渠纪念馆,不自觉地轻声哼唱起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对带班干部说:“红旗渠精神与佛教教义中的核心概念‘利他’精神是完全相通的,都是为了世间黎民百姓。作为寺庙经师,一定要引领僧人做利益众生、贡献国家和社会的人。”

学习交流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路径

在白马寺、大相国寺等承载着上千年历史文化记忆的示范宗教活动场所,经师们被寺院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梵音团的高水平演奏和环境雅致的寺庙图书室所吸引,对寺庙功能齐全的设施、规范有序的管理、干净整洁的学修环境由衷赞叹,并与寺院管理层围绕“如何依法规范寺庙管理” “加强僧伽佛学培养教育”作了深入交流,纷纷表示内地示范场所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值得借鉴,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感悟伟大祖国巨大发展成就

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经师们详细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建设构造及所起的重要作用。参观时正值枢纽泄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场景,使学员们充分领略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宏伟壮观。当了解到该工程将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并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经师们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倍感自豪。

在实践教学后期的座谈交流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色达县普吾寺经师仁真表示:这次实践教学,既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了解,同时也实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增强了“五个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寺庙后,要对照“双通”人才这个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修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新时代的阐释,努力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电话:028-62012004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互动交流

  • 领导信箱
  • 访谈实录
  • 网上调查
  • 意见征集
  • 政民互动常见问题知识库

四川省组织部分藏传佛教经师赴河南开展实践教学

2025-09-23 21:04来源:藏佛工作二处

为引导我省藏传佛教经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争做精通经典教义、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通”人才,由省委涉藏办、省民族宗教委共同举办的2025年四川省藏传佛教经师培训班,在完成第一阶段在蓉集中学习任务后,9月中旬,45名参训学员集体赴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开展了为期6天的实践教学。

近距离触摸中华文明根脉

在河南省博物院、殷墟博物馆、龙门石窟和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经师们参观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藏品,见证了中华文明各时期的发展轨迹,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特别是古老的甲骨文字逐渐演化成现代汉字的历程,激发了大家对汉字发展史的浓厚兴趣,充分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悠久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璀璨的文明,加深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把握,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看到三千年前的石磬、陶埙等吹奏乐器,道孚县杜呷寺经师普巴战斗激动地说,“以前在寺庙也见过类似乐器,这表明古代藏文化与中原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汲取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力量

在林州红旗渠,通过参观纪念馆、纪念碑、分水闸和青年洞,经师们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助、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幼时父母早逝,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才得以念完中学的新龙县俄普寺青年经师益西降措走出红旗渠纪念馆,不自觉地轻声哼唱起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对带班干部说:“红旗渠精神与佛教教义中的核心概念‘利他’精神是完全相通的,都是为了世间黎民百姓。作为寺庙经师,一定要引领僧人做利益众生、贡献国家和社会的人。”

学习交流我国宗教中国化实践路径

在白马寺、大相国寺等承载着上千年历史文化记忆的示范宗教活动场所,经师们被寺院悠久灿烂的佛教文化、梵音团的高水平演奏和环境雅致的寺庙图书室所吸引,对寺庙功能齐全的设施、规范有序的管理、干净整洁的学修环境由衷赞叹,并与寺院管理层围绕“如何依法规范寺庙管理” “加强僧伽佛学培养教育”作了深入交流,纷纷表示内地示范场所的管理经验和模式值得借鉴,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使命与责任。

感悟伟大祖国巨大发展成就

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经师们详细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建设构造及所起的重要作用。参观时正值枢纽泄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场景,使学员们充分领略了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宏伟壮观。当了解到该工程将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并为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经师们不禁为伟大祖国的巨大发展成就倍感自豪。

在实践教学后期的座谈交流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色达县普吾寺经师仁真表示:这次实践教学,既增进了我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了解,同时也实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增强了“五个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寺庙后,要对照“双通”人才这个目标,不断提升自身修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新时代的阐释,努力推动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