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族宗教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部署要求,结合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和模范机关创建,在全委系统深入开展“钻业务、比作风,善谋划、强执行”主题实践活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激励担当作为。
“钻业务”强本领,夯实“敢担当”之基。制定民族宗教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实施干部人才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定期举办理论大讲堂、集中学习研讨,常态化开展“小故事汇聚大能量,身边人教育身边人”交流活动,举办机关主题演讲比赛、公文写作“大比武”,3名年轻干部在今年省级机关公文写作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选派30名干部参与上挂下派、驻村帮扶和省委重大专项工作。
“比作风”树标杆,激发“愿担当”之心。深化“锻造硬作风、实干抓落实”作风建设专项行动,33个处级班子及处级干部查摆整改问题80个。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四川民族工作9个案例入选国家民委《正确民族观实践典型案例汇编》,数量居全国第2。扎实开展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八项措施》,从政治引领、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等方面推动干部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激励担当作为。
“善谋划”聚合力,提升“会担当”之能。出台研究能力提升方案、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制度,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推动羌年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德格印经院雕版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健全省民族工作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和省民委委员单位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深化与重庆市民族宗教委、西南民族大学、省文物局战略合作。成功举办四川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和文旅项目走进大湾区联合推介周,广泛开展“同运动·一家亲”活动,获中央统战部年度创新成果奖。组织干部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形成优秀调研成果16篇,其中3篇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转化为规范性政策文件8个。
“强执行”抓落实,彰显“真担当”之效。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梳理36项年度重点工作,形成重要专项任务、重大会议活动、重要改革事项、重大研究课题“四张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领导、牵头处室、完成时限,落实“每月督办通报”机制。委管中央资金连续4年获国家五部委联合绩效评价优秀等次,中央、省委交办的涉宗教领域有关重大专项任务有力推进,全省11个集体13名个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