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政府信息公开
  • 政    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其他文件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什邡市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 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发布时间: 2023-09-13 来源:德阳市民宗局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什邡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立足群众所需、资源禀赋、项目实效,积极争取100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用以打造洛水镇大蒜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以项目带动就业、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

(1)把方向,立足优势产业定项目。指导洛水镇按照“抓党建促发展、强引领共富裕”的工作思路,根据产业主导把方向、定项目,立足域内大蒜种植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把“洛水大蒜”口碑树牢、品牌叫响,形成“金字招牌”,并以点带面,把项目打造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造福各族群众的“样板工程”。通过全方位、多批次的走访调研,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和出发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用好用活发展资金,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生计问题,做到既重产业赋能效的“面子”更重群众得实惠的“里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过比对筛选、多方论证,确定洛水镇大蒜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2)强作用,撬动任务资金增质效。围绕“项目在哪里实施,由谁来执行?”“资金投入有多少,由谁来监管?”“预期效益如何,由谁来受益?”三个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在市、镇、村三级广泛宣传政策,让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资金”的效益外溢和增收创收作用,提高各族群众参与热情。将项目实施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秉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的思想,确定“发展资金+村集体资金投入+群众参与建设分红”的方式聚力建项目,通过100万发展资金撬动其他资金24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带动180多户各族群众勤劳致富。

(3)谋长远,助力乡村振兴促团结。强化资金保障、监督管理和使用成效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切实把项目建设成各族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按照政府出资主导、村集体实施承建、各族群众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引导各族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后期维护,镇、村定期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确保项目绩效。该项目自2023年5月实施以来,改造村级道路600米,盘活闲置土地32亩,新增就业岗位80多个, 6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700元,群众满意率10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 电话:028-62012004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重大民生信息

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

搜索


单位概况

  • 机关简介
  • 规划信息
  • 行政许可/服务事项
  • 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 预算决算
  • 政府采购
  • 重大民生信息
  • 招考录用
  • 建议提案

动态资讯

  • 党中央国务院信息
  • 省委省政府信息
  • 动态要闻
  • 公示公告

民族工作

  • 民族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宗教工作

  • 宗教工作
  • 办事指南
  • 表格下载
  • 政务服务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 依申请公开

什邡市用活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 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2023-09-13 07:57来源:德阳市民宗局

近年来,什邡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立足群众所需、资源禀赋、项目实效,积极争取100万元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发展资金),用以打造洛水镇大蒜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以项目带动就业、用项目推动产业发展。

(1)把方向,立足优势产业定项目。指导洛水镇按照“抓党建促发展、强引领共富裕”的工作思路,根据产业主导把方向、定项目,立足域内大蒜种植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把“洛水大蒜”口碑树牢、品牌叫响,形成“金字招牌”,并以点带面,把项目打造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造福各族群众的“样板工程”。通过全方位、多批次的走访调研,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和出发点,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用好用活发展资金,切实把钱用在“刀刃上”,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生计问题,做到既重产业赋能效的“面子”更重群众得实惠的“里子”,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经过比对筛选、多方论证,确定洛水镇大蒜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提升项目。

(2)强作用,撬动任务资金增质效。围绕“项目在哪里实施,由谁来执行?”“资金投入有多少,由谁来监管?”“预期效益如何,由谁来受益?”三个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建议,在市、镇、村三级广泛宣传政策,让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资金”的效益外溢和增收创收作用,提高各族群众参与热情。将项目实施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秉承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的思想,确定“发展资金+村集体资金投入+群众参与建设分红”的方式聚力建项目,通过100万发展资金撬动其他资金24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带动180多户各族群众勤劳致富。

(3)谋长远,助力乡村振兴促团结。强化资金保障、监督管理和使用成效等方面的绩效评价,切实把项目建设成各族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按照政府出资主导、村集体实施承建、各族群众参与的三方协作机制,引导各族群众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后期维护,镇、村定期公开项目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确保项目绩效。该项目自2023年5月实施以来,改造村级道路600米,盘活闲置土地32亩,新增就业岗位80多个, 6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700元,群众满意率100%。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