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立足本地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推动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竹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的特色之路。
一是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撤销处置存在交叉重叠等问题的9个自然保护地,调整预留出土地17.65平方千米。将叙永画稿溪、古商黄荆自然保护区涉及泸古高速等国家重大项目区域的核心保护区1.82平方千米调整为一般控制区,支持在一般控制区竹林区域完善生态步道和游憩线路。
二是提质打造生态康养产品。加快推进叙永罗汉林等森林康养项目建设,沿路、沿河、沿湖建成“玉兰山”“纳叙古”等省级百里翠竹长廊9条、总长260公里,建成纳溪凤凰湖、合江龙卦山等竹林康养基地,以及半山云舍、见禧山语等精品民宿,提供竹林疗养、竹元素康养等高品质深度康养服务。
三是多元发展竹文旅消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开发石斛盆景、油茶“花果同期”观光文旅,提档升级金钗石斛和林菌、叙永油茶和竹笋等“产学研”基地。传承发展“竹韵竹编”“分水油纸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全竹宴席、竹编手作体验、竹制文创伴手礼等特色文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