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古蔺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作为推动全县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突出“四个围绕”,创新举措、精准发力,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围绕“关键少数”,把握教育重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县乡(镇、街道)两级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和党员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学习范围,纳入县委党校(行政学院)主题班次必修课程和新任领导干部初任培训、选调和遴选人员培训中,开展常态化教育培训,切实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干部。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党委(党组)开展专题学习450余次、专题主题党日活动180余场次,精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古蔺的生动实践》等教学专题10个,高标准举办“三支队伍”培训班,受教育党员干部达1.1万余人次。
二是围绕党性教育,打造红色品牌。充分运用县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共建、共创、共育、共荣”,建成村有点、镇有室、县有馆的三级“红色文化+民族团结”示范性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教育示范长廊1个,示范基地3个,红色统战馆1个,村级教育点13个,镇级工作室9个,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围绕理论提升,打造精品课程。结合古蔺特色,将弘扬奢香文化与红色精神相结合,不断深化各民族文化认同。开展“红色土地披锦绣·民族团结耀蔺州”泸州市南翼民族文化促进月活动、“弘扬奢香精神——讲好民族团结蔺州故事”主题征文活动等,以红军长征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古蔺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红军、和平解放古蔺历史为依托,开发《古蔺在四渡赤水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等一批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文化教育精品,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四是围绕实践锻炼,打造示范基地。以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项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项目、特色村寨项目等为载体,融入《红军长征在古蔺》流传故事、事迹等,打造古蔺县苗族文化博物馆1个、展示馆1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苗、彝族传统村落3个、特色村寨5个,展现本土民族文化风采,建成泸州市首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览馆,不断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于2024年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