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聚焦各族青少年儿童成长需求,全面开展社区暑期托管班,通过精准服务、多元课程、互动平台,让各族儿童在共学共乐中增进情感、凝聚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
聚焦“急难愁盼”,以精准服务覆盖各族儿童。坚持“全龄友好”理念,针对各族家庭暑期“看护难”问题,推出低偿优质托管服务,确保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都能平等享受关怀。精准覆盖群体。明确托管对象为5岁-12岁各族幼升小及小学生,截至目前已覆盖辖区12个社区,覆盖汉族、回族、彝族等多民族儿童,有效解决700余户家庭的后顾之忧。优化服务保障。实行低偿收费标准,减轻家庭负担;配备“1名班主任+1名教官+专业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的多元师资团队,兼顾学业辅导与安全看护,让各族家长放心托付。
创新课程供给,以文化浸润厚植民族情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设计,通过国情教育、集体互动、文化体验,让各族儿童在学习中感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刻内涵。厚植家国情怀。开设“中国速度”主题课,讲述我国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建设的故事;组织观看爱国电影、制作爱国主题手抄报,引导各族儿童树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认知,累计开展相关课程12场次,参与儿童覆盖率100%。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设计“盖楼行动”“戏剧表演”“水上军事训练”等集体活动,让各族儿童在协作中打破隔阂、增进了解。
搭建共享平台,以互动实践凝聚共同体意识。依托托管班打造各族儿童“共学共乐”空间,通过常态化互动与公益延伸,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丰富互动场景。每日设置晨读、趣味体能、科学实验等共享环节,各族儿童同读一篇课文、同做一个实验、同玩一场游戏,在朝夕相处中建立深厚友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画面。延伸公益服务。结合托管周期,不定期开设民族文化公益课堂,邀请各族长辈讲述民族故事、传授传统技艺,让儿童在多元文化体验中理解“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目前已开展公益课堂45场次,参与儿童及家长达1000余人次。
峨眉山市将持续深化少年儿童民族团结教育,以更多精准举措让各族孩子在共同成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少年心中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