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聚焦“党建引领、宣传教育、示范带动、社会治理”推动创建工作全域深化,奋力推进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
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创建“向心力”。着力完善“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制度机制,将民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巡视巡察、政绩考核等内容,设立创建工作专项经费,对获评全国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县(市)给予最高300万元奖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乡镇“石榴籽工作中心”323个,村(社区)“石榴籽工作室”2288个,组建村民代表为主的“石榴籽工作队”2884支,全州6.5万余名公职人员联谊26万余户家庭,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工作优势。
聚焦宣传教育,提升创建“吸引力”。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筑基工程和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作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街道”“主题广场”,积极开展“同运动·一家亲”“我们的节日”等各具特色的体育赛事、节庆民俗1000余场,覆盖群众超300万人次,以“润物细无声”的理念和多种形式方法深化宣传教育,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点滴。
聚焦示范带动,巩固创建“凝聚力”。以家庭、社区、乡村、学校、机关、企业、宗教活动场所、军(警)营、市场等为基本单元,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6300余场次,坚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各行业提升打造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点位150余处,创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模范)县(市)、单位221个,模范个人28名,深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汇编《奋进新时代石榴花开籽同心甘孜民族团结故事集》,组织召开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故事宣讲会,讲好甘孜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不断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
聚焦社会治理,夯实创建“保障力”。将创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平安建设、公共服务等社会领域,构建社区+小区党支部+网格小组一体化治理体系,实施移风易俗行动,抓好乡风文明,规范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2400余个,与新疆、青海等省(区)签订跨区域创建协议,建立川滇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健全信息联通、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等机制,确保了边界地区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