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本土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打造特色文化标识体系、创新非遗融合模式、促进文化传承等举措,全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打造文化标识体系。创新构建“一县一品”优秀传统文化标识体系,打造武胜剪纸、邻水折子戏等6个区域性传统文化标识,岳池成立全省首个县级曲艺团、建设全国唯一“曲艺”主题园,华蓥山幺妹节、武胜龙舟赛等特色节庆活动年均吸引25万人次参与,形成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的文化认同“同心圆”。
二是创新非遗融合模式。推行“非遗+N”融合模式,建成川东地区首个宋韵沉浸式演艺街区“不夜城”,集中展示川剧变脸、武术等25类传统技艺,配套汉服体验等互动项目,累计开展惠民展演376场。推出“非遗旅游路线”,将宕渠双竹连响、竹丝画帘等特色项目转化为可参与的文旅产品,累计接待体验者10万人次,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深耕文化传承沃土。实施“非遗传承计划”,建立完整的四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创新培养非遗传承人239人,建成非遗体验基地、传承基地等30个,通过“师带徒”“手把手”等方式年均培训500人次。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将传承非遗项目列入全市中小学“必修课”,组织36名学生参加全省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获得16项荣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青少年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