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覆盖,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学校层面将篮球、乒乓球等运动纳入校园课程,广泛开展“校园青少年篮球联赛”等体育赛事,增强各族青少年交流;企事业单位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参与“同运动·一家亲”活动,举办“县职工篮球运动会”,联合统战、民宗、教体等部门多次承办国家级、省市级赛事;依托全县30余支体育俱乐部,年均吸引超4万人次参与体育赛事,形成全民健身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的“内循环”机制。
赛事驱动,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篮球为媒介把体育赛事“请进来”,先后承办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活动篮球交流赛、中国女篮公开赛、全国群众组篮球项目等全国、全省性赛事20余次,与甘孜州雅江县常态化开展篮球交流赛。重视品牌建设让珙县篮球“走出去”,不断提升“篮球之乡”影响力,建立省级青少年篮球培训基地,累计输送200余名运动员至专业队和高校,积极参加跨省篮球交流活动,珙县体育精神、民族团结面貌被带到了全国各地。
创新融合,坚持体育+文化+教育共同发展。将珙县体育馆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为各族群众提供运动和交流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体育赛事,挖掘开展栓筜钗、苗族手毽、太极拳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各族群众在共同运动中文化认同进一步加深;将“同运动·一家亲”活动作为“五育”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学校同步开展各类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各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