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都江堰市与阿坝州共建民族团结发展走廊 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2025-04-09 18:44来源:成都市民宗局

 近年来,都江堰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传承延续千年的岷江民族走廊作用,探索与阿坝州等民族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跨区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民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建民族团结发展走廊,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

一、同心下好党政协同“一盘棋”

 一是构建跨区域协作机制。与阿坝州阿坝、若尔盖、红原等七县召开统战民宗跨区域联动协作座谈会,签订统战民宗跨区域联动协作框架协议,建立由七地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重大问题会商、联络员日常联络的沟通机制,有效实现信息及时沟通协作。二是构建全方位合作体系。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共建、民生保障共通、社会稳定共护等重点领域,联动汶川县、黑水县等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互观互鉴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等。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等3家公立医院试点,协同推进阿坝州部分市(县)各族群众在都江堰医保结算服务。三是构建常态化人才互送模式。按照全省对口帮扶工作安排,与康定市等建立人才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人才交流挂职、互派锻炼、异地培训,2022年以来,累计派遣康定市挂职干部25人,组织约100名卫生、教育专家赴阿坝州开展帮扶,依托成都村政学院培育培训阿坝州、甘孜州等民族地区干部32期1900余人。

 二、通力织密精准服务“一张网”

一是推动均等化服务。在166个社区综合服务窗口设立“民族工作服务站”,搭建由各族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的居民解忧站、居民俱乐部等服务平台,成立维权调解队、文化体育活动队等服务队伍,在朝阳社区试点建设“石榴籽法律援助站”,为各族群众提供贴心服务。二是创新个性化服务。搭建“市—街道—社区”民族工作信息化网络平台,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针对性提供定制化服务“菜单”。三是创新异地化服务。与黑水县、松潘县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流出地建立合作服务模式,在龙潭湾社区、莲花社区、朝阳社区联合共建服务中心3个,建立“一对一”友好支部19对,年度联建项目41个。

 三、同声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

 一是阵地共建。与阿坝州13县(市)签订党建联建协议,联合打造“走进藏家”“民族美食”“民族团结讲堂”等文化阵地,联合开展“共叙民族情”故事征文、“民族团结示范商家”评选活动等,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二是活动共建。联合阿坝州、甘孜州等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联谊慰问暖人心”新春慰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演出、民族团结进校园共创等活动,加强各民族群众交流沟通。三是文化共建。打造新时代茶马古道重要体验节点,情景化讲好都江堰、茶马古道民族团结故事,打造民族团结和文旅融合发展精品研学路线,联合阿坝州驻市单位举办“民俗风情过端午 民族团结一家亲”暨非遗文化羌绣展示活动,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蜀ICP备2021005805号-2

网站标识码:5100000033

公安机关备案号:51010602000820

主办单位: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地址:成都市金牛区黄金路196号
电话:028-62012004